道。

“沒錯,這裡確實有記載。”梁如玉嚴肅的說道,“我曾單獨來過此地找一個叫王九的人,據說此人的先祖便是無字斗的守墓人。他們本不是九里譚的人,但作為守墓人一直留在村子。我上次過來並沒找到此人,而且祠堂也是關著,今天的開門有些怪。”

“守墓人後代?”老高差點沒噴出來,對此完全不相信的樣子。

這話也沒得到我的肯定,什麼守墓人,這聽起來確實有點無厘頭。厚葬的無字鬥要真有守墓人還能有訊息爆出來是否太誇張了,且毛一水也沒提起過此事,甚至連青佐都不可能知道,梁如玉又是從何發現?

梁如玉回頭一臉嚴肅的看著我們二人,略帶不爽的說道,“有些事不開口你們當然不知道,我之所以這麼著急,正是擔心守墓人被他們發現。”

“那還等什麼,趕緊進去看看是不是真有此人。”我連忙伸手示意。

梁如玉伸手擋過道,“不用急,即便守墓人在也不會輕易暴露身份。再加上我們的身份,要讓他開口肯定不可能。老高,你留在外面看著,我和唐皓進去看看,有任何分吹草地及時提醒。”

梁如玉好像有意避開老高出手,我向老高點頭示意了下,也算安慰了他。老高後退兩步,堅定的看著周圍。梁如玉點頭示意後便小心的往裡走去。

到門口,才看到那把銅鎖已被磨光,應該是經常有人出入才會出現的結果。不過這地方看上去倒是沒有多大特別,和普通的祠堂差不多,但為何要鎖著就搞不懂。

梁如玉敲了敲門,這才發現那不是普通的門,而是銅門。好傢伙,祠堂大門用銅打造,這可是頭一次見到。看來九里譚還真有大人物,要不然也不可能有這資格。

“有人在嗎?”梁如玉輕輕的問了句,好像害怕打擾了裡面的靈魂而遭到更大的攻擊。

裡面沒回應,梁如玉又敲了兩聲,還是沒聽到回應的情況下只好帶頭往裡走。

帶著小心的腳步跨過銅門,陰暗瞬間襲來,一種膽怯的感覺隨即籠罩。

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什麼靈位,而是一道屏風前掛著的一幅肖像畫。只見畫像中坐著一人,長袍,官帽,一手揹著,一手拿著書正氣勢昂然的看著。

畫像中沒有任何字跡,便看不出此人是誰,但從官服看,應該是大清•朝沒錯。這一畫面瞬間讓我想起了梁如玉說的那個故事,貌似這地方的傳說還真不假。但並不排除這是村民請人畫出來掛在此地,畢竟沒有任何多餘的字跡證明。

“書海人生,生入書海。”

梁如玉輕聲的說了句,畫面瞬間被她打亂。畫面什麼都沒有,她拿來這麼一句,不是開玩笑吧!

“什麼意思,你見過畫上的人?”我連忙小聲的問道。

“張老爺子的名句,九里譚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張老爺子當年進京趕考時留下的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鼓勵著老爺子一路高升,從一個小小的書生到名氣大振。”梁如玉看著畫解釋道。

這話有些不明不白,不過她知道這麼多一定與她身份有關。管不了她到底從何處瞭解到,能把這事搞清楚才是重點。

說完,梁如玉又示意繼續往裡走。

祠堂前擺著屏風倒也不奇怪,奇怪的是這地方還沒看到點燃的蠟燭之類的,更沒問道香火的味道,說明這地方是很少人過來。可那把銅鎖明明是被摸得掉了漆,難道是有專門看守的人過來打掃?

穿過屏風,只見正前方還掛著一幅畫,畫中還是個古人,不同的是,這古人蹲坐在太師椅上,穿一身將軍服正襟危坐,腰間配著的那把寶劍已伸出一半,看上去極有氣勢。

因為祠堂光線微弱,倒是沒能看清全貌,但也正是因為這股陰暗更承托出畫面的氣勢。貌似這並不是大眾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