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酣睡 (第2/3頁)
盛唐風流最新全部章節線上閱讀 青銅劍客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糧、兵器。”
李瑛認可了安守忠的表態,“你也可以給李歸仁、崔乾佑他們修書,勸他們接受朝廷的招安,與你一起出徵渤海國。”
安守忠遺憾的道:“回陛下的話,崔乾佑性格桀驁,臣與他談不來,怕是難以招撫,倒是李歸仁可以試試。”
“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想要繼續與朝廷做對,那隻能說明他們愚蠢!”
李瑛也沒有勉強安守忠招募二人,迅速跳過了這個話題。
“自安史之亂爆發後,渤海國王大武藝派遣軍隊入寇我國,目前攻佔了原先隸屬於我們大唐的遼東各地,入叩了臨渝關,目前正在平盧、漁陽一帶與安思順、王思禮作戰。
朕命你儘快率部北上,協助安、王二人收復失地,反攻渤海國!”
李瑛在龍椅上正襟端坐,高聲向安守忠下達命令,“朕不會讓你們孤軍作戰,朕會命安思順、王思禮率領麾下的三萬人馬協助你作戰。”
用現在的地圖來看,渤海國是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國家,其國土面積為吉林全境、黑龍江南部、朝鮮北部,以及遼寧東部地區,面積大約在65萬平方公里左右。
在渤海國王大武藝的治理下,其境內設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治下人口三百萬出頭,主要民族以靺鞨人為主,還有大量的契丹、突厥、高句麗、漢等民族,是個多民族融合國家。
唐朝在高宗時期滅了盤踞在這裡的高句麗,形成了權力真空,在武則天時期,靺鞨人大祚榮率部起義,殺了唐朝的官員,建立了渤海國。
隨後,武則天派遣將領討伐渤海國,卻被擊敗,損兵折將,渤海國趁勢渡過渤海海峽,攻佔了山東境內的蓬萊郡等地。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接受大臣的建議,對渤海國進行招撫,渤海國王大祚榮遂向大唐稱臣納貢,歸還山東境內的土地,換取了唐帝國的承認。
就這樣,在高句麗被滅國幾十年之後,東北的這片土地上再次崛起了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國家。
渤海國王大祚榮死後其子大武藝登基,而大唐也進入了李隆基掌權的開元時期。
野心勃勃的渤海國繼續向北討伐,滅了位於黑龍江的黑水靺鞨,又將西邊的契丹人驅逐到草原上,企圖雄霸東北地區。
大武藝的這番操作惹怒了李隆基,於是唐朝暗中策劃準備討伐渤海國,卻被得到訊息的渤海國先下手為強。
大武藝一邊派出使者聯絡日本作為外援,一邊向唐朝兩路進攻,水陸並進。
這一次,大武藝親自統率五萬兵馬攻破了遼東的營州,殺進了臨渝關(山海關),兵鋒進入河北境內,屠戮盧龍、滄州等地的百姓。
渤海國水軍跨過海峽,再次襲擊了萊州、登州的唐朝州府,殺了唐朝設定的刺史,在各地大肆劫掠,強擄百姓到渤海國境內生活。
但李隆基卻受制於吐蕃、突厥,無力對渤海國做出反擊,只能讓地方官員發動百姓自救,並派出使者招撫渤海國。
渤海國王大武藝自知不是唐朝的對手,見好就收,接受了唐朝的招撫,把山東的土地再次還給了唐朝,並約定往後“只稱臣,不納貢”。
李隆基沒辦法,只能屈辱的接受了渤海國的這個條件,打算先滅了突厥之後再收拾渤海國。
可惜在歷史上,唐軍滅了突厥之後李隆基遇上了楊玉環,開始荒廢政務,失去了進取之心,一直未能向渤海國發起進攻,讓渤海國一直延續到了公元926年的遼宋時期,最終被契丹人耶律阿保機所滅。
“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酣睡,被一個小國屢次犯境,屠我人口,擄我百姓,而李隆基卻無所作為,恥辱啊!”
每每想起面對渤海國的屈辱史,就讓李瑛這位大唐皇帝夜不能寐,在心中暗自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