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曾祖父,這可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顏杲卿冷笑一聲:“呵呵……韋府尹,想不到還是你們本家涉案。”

韋陟不滿的抗議道:“顏相,下官確實不知道此事,若是韋良昭父子犯法,下官定當以法繩之,絕不姑息!”

顏杲卿揹負雙手,思忖了片刻,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此案重大,況且涉及你們韋氏,僅有京兆府審問難以服眾。

本官以為應該由刑部、大理寺、京兆府聯合審訊,給聖人、給朝廷、給長安的百姓一個交代!

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置身事外的御史大夫崔希逸第一個站出來支援:“顏相所言極是,下官建議由三司會審。”

李亨與皇甫惟明也知道推辭不掉,這些百姓都鬧到皇城來了,再不調查個水落石出,那刑部與大理寺可以關門了。

“顏相所言極是,我們兩司定然聯合京兆府徹查此事。”

顏杲卿這才對跪在地上的瓜農拱手道:“各位百姓,本官乃是大唐宰相顏杲卿,你們的冤屈本官已經知道了,自會替你們秉公論斷,上達天聽。

但本官也不能輕信你們一面之詞,故此責令京兆府、刑部、大理寺聯合徹查此事,讓此案水落石出,還給死者一個公道!”

“吾皇萬歲,朝廷聖明!”

“大唐萬歲!”

聽了顏杲卿的話,跪在地上的三百多人喜極而泣,熱淚盈眶的高呼“萬歲”。

隨後,顏杲卿帶著不相關的官員轉身返回了皇城,只留下相關人員在現場研究如何審案?

經過三名主官一番商議,最後決定把公堂設在京兆府。

蓋因大理寺衙門、刑部衙門都在皇城之內,讓這麼多百姓進去容易出現混亂。

而京兆府衙門就設定在天街上,有這些瓜農的落腳之處,現場十分空曠,便於維持秩序。

商量完畢之後,韋陟吩咐第五琦帶領長安縣衙的人把這些原告帶到京兆府衙門,等審完了案子之後,自己再跟他算賬!

“是是是,下官保證一定不會再出亂子!”

第五琦點頭如雞啄米,等幾位大臣離開現場之後,立即命令長安縣衙的差役押送這些“原告”前往京兆府衙門。

就這樣,現場交給了長安縣衙控制,三班衙役傾巢而出,“護送”著瓜農前往京兆府衙門接受審問。

反正長安的天街足夠寬,圍在朱雀門前的數千百姓沒事可幹,又頂著大太陽跟著前往京兆府衙門看熱鬧。

沒辦法,這年頭窮人沒有什麼娛樂方式,凡是砍頭、出殯、娶媳婦、衙門升堂都能吸引大批的百姓圍觀,即便是在這炎熱的夏季,百姓們依舊樂此不疲。

等洶湧的人潮離開之後,李健喜滋滋的起身:“案子既然驚動了滿朝文武,就連宰相都親自過問,責成三司會審,估計躲在後面的太子逃不掉了……”

陳玄禮卻不以為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指向太子,就怕韋家自己把罪行扛下來,此案最終如何,現在還不好說……”

“這……”

李健沉吟了片刻,覺得有這個可能,“似乎也有這個可能。”

陳玄禮建議道:“殿下你身份尊貴,你就暫時先回十王宅,老朽繼續盯著此案,有什麼變化,隨時去向殿下稟報。”

“既然如此,一切就拜託在老將軍的身上了!”

李健轉身向陳玄禮致謝,“並不是孤想做太子,而是兄長他見利忘義,目無法紀,實在太讓人失望了!

而孤也是無意中聽到,又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太子是此案背後的主謀,也無法向父皇與母后舉報他,只能依靠老將軍替天行道,將太子以法繩之!”

李健說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