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來自己的嫂子仝小玲,王傳生是一肚子話要吐槽。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一點點擠壓出來的不滿,因為這一場的時間突然不再壓抑,爆發出來的。

要說王大腦袋他們兩口子也真的很有意思,各有各偏疼的人,王傳生比王大腦袋小的多,可以說是跟在自己哥哥屁股後面長大的。整天“哥哥長,哥哥短”。有個這麼乖巧的弟弟,可是王大腦袋的驕傲。

王大腦袋出來混社會比較早,也算是趁著風大的時候積累了不少的資產。可以說是小有資產的人物。他吃過的苦真心不少,踩過的坑也是極多的。所以,王大腦袋不想讓自己的弟弟再吃這樣的苦,受這樣的罪。

王大腦袋做生意鋪的面也可不小,不是哪個地方都可以親力親為的,這時候就需要自己人幫忙打理。王大腦袋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拉拔自己弟弟一把。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嘛!

如果說王大腦袋疼愛自己的弟弟王傳生是人盡皆知,那仝小玲幫扶自己孃家,那真是恨不得把屋子都拆乾淨了給孃家那邊送過去。

王大腦袋年輕的時候,因為家裡窮的關係,怎麼也找不到物件,他一度打算自己一輩子打光棍了。

眼看著和他同樣歲數的小夥子都結婚生子了,王大腦袋跟個鐵樹疙瘩一樣,硬是不開花。這可是愁壞了不少的人。

這個現實情況就是,越小找物件越好找,年紀大了一些之後,別人還嫌棄,少不了成為村裡鄉親們口中的老大難!

尤其是在鄉下,那十幾歲的小夥子當爹的多了去了。有才三十多歲就有了孫子,應了爺爺這個稱呼,這樣就更顯得王大腦袋是個光棍頭子了。

這時候,他們家一個遠房的大姨替王大腦袋操心了。人家人雖然嫁到了陳大力他們這邊,但是還一直跟老家那邊的親戚保持著來往。

大姨是個熱心腸,知道王大腦袋一直說不上媳婦,心裡很是可惜。她因為和王大腦袋家裡有親戚,看王大腦袋是哪哪都滿意,覺得王大腦袋一直不結婚也不是個樣子,就尋思著,在他們老家說不上折騰,在自己婆家這邊琢磨一個也是可以的。

大姨在自己家附近琢磨了一番,三琢磨兩琢磨的,就把家裡也是窮的當當響的仝家給琢磨上了。

仝家當年可是窮的老鼠都從家門口路過,從來不帶踩門的。

但是仝家有一點和別人不一樣,那就是仝家有五朵“金花”。當年仝家還只有閨女,連個兒子的影都沒呢!

這樣的人家在鄉下也不好說親事,一來是因為家裡窮,給不了女兒任何助力,大家都害怕娶了仝家的媳婦以後,再被仝家打秋風!二來是因為像仝家這樣只有閨女的人家叫絕戶頭,在鄉下的地位都是很低的,一般有點家底子的人家都看不上這樣的門戶。鄉里人大多希望自己家可以多生幾個兒子,繼承香火,覺得女娃娃沒用!在相看的時候,家裡有沒有男孩也是一種衡量的標準,鄉親們都生怕找了這樣的人家再生一連串的女娃娃。

所以仝家這“五朵金花”的婚事,在他們村裡也是個大難題。

仝小玲在家裡排行老二,爹不疼娘不愛的。自從她上面的大姐仝小紅,嫁給了他們姥姥家的表哥,她在家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問津。就連媒婆都很少會上門來說親,趕上有兩回媒婆過來了,說的人家都是些歪瓜裂棗,甚至還有二婚。真是把仝小玲給氣的要命!

王大腦袋的遠房大姨不知道怎麼的就看中了仝小玲,還真的替王大腦袋牽了線。

要說一見鍾情什麼的,那還真沒有。有的只是合適兩個字。

王大腦袋心裡覺得吧,人家能看上他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自己也別挑挑揀揀了。只要仝小玲不嫌棄他還有一個親弟弟,其他的都無所謂。

仝小玲呢,心裡正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