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婷婷自認為自己也不算是一個吃穿用度很講究的人吧。她在他們家也算是一個不太講究的“小公主”了。要不然,不可能跑到邊境線上和潘四有了聯絡。她也覺得自己的生活要求比起來自己的哥哥,那完全是很隨和的。

可是到了鎮上之後,巨大的心理落差,讓過慣了舒服自在生活的苗婷婷很是不自在。

邊境線上的人日子過的窮吧?可是人家好歹還有點講究。這家裡的親戚真心沒有幾個是講究人的。而且思想什麼的都極其的守舊,尤其是一些旁系的親戚,說出來的話,苗婷婷都不願意去搭理。

要不是看在老爺子的面子上,苗婷婷早就甩臉子走人了,哪還會在這裡僵笑著應酬這些親戚。

可憐潘四的腰,已經被苗婷婷掐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了。單凡哪個親戚說話,苗婷婷不愛聽。她也不反駁,就直接悄摸的把手伸進潘四棉襖的下襬,使勁一擰。

潘四知道自己媳婦兒心裡頭有氣沒地去撒,只能任由自己媳婦兒掐自己洩憤。

好在潘四還是個好男人,懂得安撫苗婷婷的心情,要不然,苗婷婷在到鎮上的第二天,恐怕就直接跑回海陽市去了。

如果說老家的環境,讓苗婷婷在心理上有一些輕微的不適應。但是心理不適應最起碼是可以忍受的。因為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是光鮮亮麗,經濟發達的。鎮上的經濟雖然有所回暖,但是鎮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力度,遠不如經濟紅火的那幾年朝陽時期的力度大。所以,能夠看得過去眼的建築,還都是以前一二十年前的老建築。這就導致整個縣城的色彩都是陳舊的褐紅色,看上去灰撲撲的。完全不是海陽市那麼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

生活上的不習慣,克服克服也就過去了。反正他們娘三個以後又不常回來。過年回來要老爺子開心開心,就已經算盡了孝道了。

苗婷婷心裡這樣安慰著自己,翻過來度過去折騰了半宿,才在硬板床上面睡著了。

好在,她的兩個兒子,可是皮實的很,也不認生,直接跟著老爺子兩口子一覺到天亮。

這些只是苗婷婷回家遇到的一點點小事。最讓苗婷婷崩潰的是老家的小孩子們的整體素質。

頭一次見小孩子隨地吐痰,然後拿腳在地上搓一搓的,讓苗婷婷整個人都頭皮發麻了。她哪裡見過這些呀,這些小孩子的行為,讓已經習慣了凡事彬彬有禮貌的苗婷婷覺得落差很大,甚至於,讓她有的時候有點生理不適。本來看小孩子還覺得十分的可愛呢,轉眼間小孩子就直接罵娘了,苗婷婷心理都接受不了這種反差。

潘四他們家,在本地也算是過的還相當不錯的人家了。這時候,一家能出來幾個工人這樣的鐵飯碗,那小日子過的可是有滋有味的,別的不說,吃的、用的可比一般平頭老百姓強強太多。

潘家幾個兒子除了潘四以外,都有正兒八經的工作,都是鄉下老百姓最嚮往的“鐵飯碗”。尤其是潘四二哥岳家給力,年紀輕輕的就讓他當上了棉廠的銷售主任。潘家在鎮上可以說是個有頭有臉的人家了。

只是潘四的幾個嫂子,為人處事卻不是那麼的講究,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也是什麼樣的都有。也許是孩子多了,父母一點都不覺得珍惜,也許是父母不將就,一群孩子就跟散養似得,吃飽穿好就算是有人管有人問了。禮貌、教養什麼的,只有在潘家老爺子的面前,才會存在一點點。其他時候,都是跟鎮上其他鄰居的孩子在大街上到處亂跑,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但是不少。

因為父親工作忙,母親又不在乎,所以,孩子們的教育也沒有誰真正的放在心上。

比起來那些在城市裡面,早早的就接受教育的孩子,差別真的不要太大呀!苗婷婷的兩個兒子一直都在海陽市長大,見識的多,遇到的事也多,兩個小傢伙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