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真稀奇,百人百姓百脾氣。世上的人千萬種,也分等來也分級。性格脾胃不相同,看我給您說分明。有笨的、有精的,還有裝傻賣瘋的。有好的,有壞的,還有吃毛作怪的。受賄的,貪財的,吃喝嫖賭胡來的。鍾情的、忘義的,說話不算放屁的。小氣的、大方的,陰陽怪氣撞牆的。下賤的、清高的,還有勾心鬥角的。吃軟的,怕硬的,軟硬不吃耍橫的。背後捅刀玩陰的。騙吃的,騙喝的,撅著小嘴會說的。東奔的,西跑的,睡不覺起早的。還有偷雞摸狗的,遛鳥搶劫的。大街亂竄的,喝酒吃茶的,胡拉八扯的。還有沾花惹草的,蠻著老公亂搞的。打爹的、罵孃的,神經不好失常的。……”

網上抄錄,沒找到作者姓名,為了朗朗上口,略做修改。冒犯、冒犯,見諒、見諒。如此水上一段,咱們繼續說故事。

恰如前面所說,“百人百性格”,王家子女各自成家,三兒子都留在本鄉本土,仨女兒早已嫁作他人婦。原來王老爺子在的時候,兄弟之間或炸矛盾,也只能暗氣暗憋,不敢炸刺。現在老爺子一走,老太太徹底壓不住了,按住葫蘆瓢又起,扯起蘿蔔帶出泥。王家三兄弟是大哥軟,二哥蠻,三哥硬,王家仨媳婦是大媳婦潑,二媳婦陰,三媳婦精。好麼,這可真是熱鬧了。

後來實在過不下去,只能分家。

田地好辦,一分為三,村長出證明,各歸各戶。房子給老大。存款歸老二老三,一人一半,另起新房。鍋碗瓢盆各拿各用,衣服被褥也是誰用的誰拿走。農具作價,誰要誰買,不要賣掉分錢。如此一番折騰,兩三天才分好,老二老三暫住原來的房子裡,等新房建成就立即搬家。

三兄弟分家熱鬧,卻忘記老孃。

後來,他們老孃李香蘭問:“我咋辦啊?我跟誰啊?”

王二懶直接就說:“反正媽不能跟我,咱媽偏心,從來就沒對我好過,現在也別想讓我養。”他媳婦也在旁邊幫腔,“我家新建的房子小,沒有地方。”

王百勝生氣的說,“你不想養,就把咱媽的地退出來,我和老大養。”

王二懶不幹:“地都落戶了,現在就是我的地,不退。”

王百勝怒了,“你不退地,就出錢,給咱們當養老金。”

王二懶還是不同意:“錢都用了蓋房子了,沒錢。”

“不患寡,患不均”,王二懶不肯退地,也不肯出錢,這就把老孃懸起來了 。

等到老二老三新房建成搬走,老太太還是住在老房子裡。時間稍一長些,大兒媳婦不幹了,就對老太太說:“你有三個兒子 ,也不能只在大兒子一個人家裡面住啊,再說我家啥好處沒有啊。”大兒子性子軟,老婆說話不敢吭聲。

老太不敢去兒子家倒是了三兒子家。三兒子王百勝倒是沒啥話說,只是這三兒媳婦也是個精明的。老太太住的時間長了,兩口子就開始幹仗,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老太太越勸吵聲音越大。老太太一看,老三家也住不下去了,還好有一個乾兒子。老太太就住到了乾兒子金海家。

要說這老幹娘對這乾兒子是真好。金海到王家吃飯,乾孃從沒說過一句不好聽的。怕金海吃不飽,還隔三差五的往他的兜裡塞個雞蛋,塞個地瓜之類。金海的衣服,縫縫補補的,都是老幹孃親自操辦。老太太還為金海的婚事操心,介紹這個介紹那個的,當然金海都藉口回絕了。

老王家對金海算是有大恩情的,現在老幹娘來到家裡,金海自然不在話下 。

一個小腳老太太,可勁的吃能吃多少?金海口糧田多,不用交公糧,養得起。可只是有一樣,金海一個少光棍,老幹娘一個老寡婦,住在一起,好說也不好聽啊。

金海出馬,一個頂倆。

金海把王家三兄弟,王家三個媳婦都叫到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