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王殿下,請。”趙瑟瑟不再深究,後退一步,做出答謝的姿勢,身影隱在趙士玄的後面。

嗯,確實是知書達理,聰慧過人。

允王點點頭,上馬,三人跟隨允王身後的護衛一起回城了。

允王回宮後,直接奔李承鄞寢宮。“五弟,趙敬禹已經走了。”

李承鄞朝著允王行禮,“謝四哥!我現在被父王盯得緊,不便出宮,勞煩四哥了。”

“嗯,咱們兄弟不說這個。”允王擺擺手道,“四哥一直明白你心中所謀,這麼多年,我不被父王所喜,母妃在後宮多年也不得安生。你知道我志不在朝堂,也希望五弟有朝一日得償所願,允我與母妃一塊封地,做個閒散王爺就罷了。”

“四哥,言重了。光靠承鄞一人,如何成事?”李承鄞道。

儘管李承鄴倒臺,在東宮太子的爭奪上,已經沒有懸念,即使皇帝遲遲沒有下旨封李承鄞為太子,但是朝堂內外基本已經有了共識。

但是李承鄴一倒,趙敬禹外放,朝堂上更沒有可以制衡高於明的勢力。

皇帝一直奉行的是“為政不得罪巨室”的原則,對高於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他不起兵造反,也是聽之任之其勢力逐漸壯大,現在大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架勢了。

之前在丹蚩的大戰,李承鄞讓顧劍暗中查詢高顯與丹蚩、朔博勾結的證據,雖然在丹蚩大戰的時候,就可以趁機殺掉高顯,斷了高家的臂膀。但是李承鄞沒有那麼做,反而留了他一命。

高於明雖然工於心計,野心勃勃,在朝堂上是生殺予奪,害的很多人家破人亡,但是極為看重家庭及他的幾個子女。

李承鄞留了高顯一命,在高於明看來,這是李承鄞對他們高家的情誼,全了這麼多年的扶持之恩,也是對高家的尊重和懼怕。

而且有皇后這樣一層關係,高於明是皇后的舅舅,李承鄞貴為皇子,是他們手裡能用也是唯一可用的棋子,這樣一來更會不遺餘力保舉李承鄞入主東宮了。

李承鄴倒臺,客觀造成高家一家獨大,朝野內外全是高家爪牙,李承鄞需要扶持自已的勢力,剷除高家雖然迫在眉睫,但是也是需要徐徐圖之。

允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李承鄞拉攏。

多年來,因為允王生性淡泊,母妃也沒有強大的背景,不會謀劃,所以允王一直被父王排除在太子人選之外。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是父皇的兒子,是已經封王的王爺,有了自已的幫扶,相信不久允王在朝堂之上也將成為自已的助力。

至於皇后和高相,佈局這麼久,也該是收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