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去?”
琉璃不理她,與浣華道:“改日我再跟你請教學問,先別過.”
燕華瞪著她背影,呸了一口。
淳陽用過午飯便起身告辭,婉華一同離去,何弘業被何蓯苙等人留下吃了茶再走,楊氏便與餘氏去了老太太處吃茶說話。
因不是外人,姑娘們都留下來了,楊氏饒有興趣地道:“那日我去金泉寺上香,碰見參知政事宋毗宋大人的夫人,聊起兩邊兒女,宋夫人說她們家小兒子已至舞象之年,正留意起姻緣呢.”
老太太道:“哦?那宋大人是否就是曾任過山西知府的那位宋毗大人?”
楊氏道:“老太太記性好,正是他!他們家那位小少爺侄媳婦兒也見過,倒是生的一表人材,聽說學問也好,唉,可惜我們西何府的姑娘們出嫁的出嫁,小的又太小,竟無緣攀這門親事.”
楊氏笑微微地看著毓華和淑華,低頭喝一口茶。
毓華只做未見,走到屏風後去問碧雲討疏風散。
淑華則安坐著,臉上一絲微笑像鏡子一樣沒有半點波動。
老太太等人都覺出來,但因為目標定在選秀的事上,因而只能把話岔開。
“宋大人也算仕途坦蕩,才五旬不到的年紀便任了參知,來日定還有大作為.”
老太太笑道。
楊氏道:“大伯兄豈非也順暢得很?前不久才被任命為徵糧使,不到三五日,就已湊到八千石糧食,聖上召見兵部的時候,還特地說大伯兄功勞甚大呢!依我看要不了多久,東何府上又得有喜事了!”
餘氏等人聽了這話,俱是喜上眉梢,老太太笑道:“你這丫頭,又來哄我老婆子開心了,聖上召見兵部說些什麼,你怎麼知道?”
楊氏抿嘴道:“才讚了老太太記性好,怎地忘了侄媳婦兒的孃家哥哥在兵部任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