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人,卻沒有其他人。
他也沒有在意,因為大殿不止一個殿門,側殿裡也設有書案,有時候翰林院的學士們過來講讀,就在旁邊側殿裡。
“兒臣參見父皇.”
他彎腰施禮。
陸詔看著面前聰秀的少年,滿意地揚起唇角來。
皇后把他教得很不錯,比起大皇子,他更顯沉穩持重。
“兒臣過來有何事?”
“皇兒有本要奏.”
陸儼道,將手上奏摺交到書案上。
陸詔揚起眉。
看了他一眼,將奏摺開啟。
陸詔的神情沉凝,變化極其微妙。
“你,要請奏封三皇子為太子?”
半晌,陸詔緩緩開口了。
“正是.”
陸儼朗聲道。
“為什麼?”
陸詔問。
“三皇子固然優秀,可是你們也都很優秀.”
陸儼頓了下,說道:“三皇弟天資聰穎,雖然年僅十歲,可是太師和杜大人都誇三皇弟有經世之才,在母后教導之下,他行事仁厚謙和,且又是皇室嫡出,理應由他坐上這太子之位!兒臣願意當著父皇及天地起誓,此生永遠追隨太子左右,護佑我朝太平萬年!”
側殿裡忽然傳出聲嘆息,若有若無地。
原來側殿裡真的有人,商議這樣的大事,父皇為什麼不讓那人出去?陸詔定定看了他有好半晌,垂目看了眼那奏摺,抬眼又道:“你為什麼突然要請奏立儲?”
陸儼耳朵微紅,鼓作勇氣說道:“因為兒臣,兒臣想給敏娘一個交代.”
“敏娘?”
陸詔挑高了尾音,“這關敏娘什麼事?”
“敏娘誤會兒臣喜——接近她是有別的目的,兒臣為證清白,所以請求父皇務必答應兒臣.”
說到這裡,到底聲音不像先前那麼理直氣壯了,而是微帶幾分靦腆。
“父皇若是心中早有人選,也請給兒臣出面作個證,讓敏娘知道兒臣壓根就沒想過跟皇兄弟爭皇位.”
側殿裡傳來噗哧一聲,陸儼看過去,那裡有人影閃過。
也不知道誰在那裡,但願他沒膽子把這話傳出去。
他頓了頓,又看向陸詔。
陸詔一直在看他,十五六歲的少年,正是朝陽一般的年紀,這樣的蓬勃而富有生氣,令他忽然覺得自己有些老了。
“敏娘,有那麼重要嗎?值得你放棄皇儲之爭去討她的歡心?”
片刻,他將那奏摺在手裡翻來覆去,問道。
陸儼臉上漸漸有笑意浮出,“敏娘於兒臣來說,自然是重要的。
兒臣的生母過世得早,兒臣一直希望將來能有個健全而幸福的家庭,有個喜歡的人陪在身邊,母慈子孝,夫唱妻隨。
兒臣覺得,敏娘就是我要找的人。
不當太子,兒臣一樣可以為國出力,只要需要我,我一樣在所不辭。
可是沒有敏娘,兒臣就等於沒有了生命。
父皇,您能成全兒臣嗎?”
側殿裡傳來低泣聲。
陸儼緊盯著那邊看去。
那裡面晃動的人影更明顯了。
陸詔清了清嗓子,說道:“可是朕當初跟淮安王妃說過,敏娘將來一定是要嫁給太子的,你要是放棄皇儲之爭,敏娘就沒有機會嫁給你,朕身為一國之君,總不能食言?”
“聖上!您就食言吧!”
側殿裡忽然跳出個俏生生的小人兒來,臉上掛著淚珠,可憐兮兮地看著陸詔。
“敏娘!”
陸儼忽然跳起來,不敢置信地看著她。
“青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