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善看著落荒而逃的師姐,無奈的搖了搖頭。
得找個時間,檢查一下師姐的讀書進度了。
明明說好了,要好好看雜學書,增廣見聞的。
大半年過去了,她都背下《萬妖書》和《九州志》了,師姐《百草圖解》還沒讀完第一遍呢!
這可不行。
*
三月初七,臨江郡城三年一度的測仙緣盛典開始了。
這一天,郡城周邊,所有知道此事的百姓,都帶著自家適齡的孩童,來到了臨江郡城。
有的住的遠的,提前好幾天就出發了。
過江渡船的生意,比圓樓集市做節日活動時還好。
測仙緣的地點在臨江郡城南邊郊外的昇仙山莊裡。
宋玉善、秦緣、靜娘、馬小茂一起,坐著邱孃的船過江。
宋玉善和秦緣是去看熱鬧。靜娘、邱娘和馬小茂才是去測仙緣的。
他們都是從扶水縣而來,沒有測過仙緣。
對甘寧觀來說,她們沒有仙緣,但對仙師院來說,卻不一定。
仙師院的心法比甘寧觀多得多。
過了江,往城南去,烏泱泱的人。
昇仙山莊外的廣場外,人更多。
不過大多都是陪著來的,或者來看熱鬧的。
真正參與測仙緣的,都在廣場外的主幹道上排隊,雖然也有長長一隊,但卻沒有想象中多。
畢竟仙師院三年就會測一次仙緣,已經持續十多年了。
現在參與測試的,多是十到十三歲的孩子。
外地來的,初次知道測仙緣的人,到底還是極少數。
到時辰後,有幾個仙師院修士來到廣場上。
測試者依次上前,先交銀子。
有人遞上一枚銅子,有人遞上一塊銀子,有人遞上了金子。
宋玉善和秦緣在廣場邊佔據了最有利的觀察位置:“師姐,這是在幹嘛?不是說測仙緣不收費的嗎?”
“是不收費。”秦緣說:“你瞧那個坐在最中間的修士,那是仙師院的封長老,是個卜算術大成的神運算元。
連修士的命格,他都能算得準。
平常極少出手的,一卦萬金都有人求卦無門。
我和沈老頭兒,不及他萬分之一。”
師姐口中的沈老頭兒,就是她的競爭對手,一樣的卜算術入門,灰幡的卦師,常在城中算卦賺錢。
宋玉善倒是沒想到,除了師姐和秦緣兩個卦師,仙師院還有一個不世出的長老,卜算術都大成了。
“仙師院測仙緣就是他負責的。”
秦緣說:“他給所有測仙緣的人起卦,卦金不拘多少,隨心即可。
一枚銅子,一錠金子都可以,甚至不給錢,給路邊的一抔黃土作為卦金也無事,不過也沒有誰敢那麼幹。
只不過卦師算卦必拿卦金的規矩不能破,所以才如此罷了。”
“這測仙緣就是算卦?算什麼?”宋玉善問:“難道就這麼算仙緣?”
這與她想的太不一樣了。
她以為仙師院會有什麼測仙緣的法器,或者有什麼測試關卡,再不濟,也有修煉了不同心法的修士來看人有沒有仙緣呢!結果竟然就算是算命?
秦緣點點頭又搖搖頭,左右看了看,湊到宋玉善耳邊小聲說:
“這既是算未來,也是算過去,既是測仙緣,也是測品性。
即使有仙緣,若是品性不過關,仙師院也不會要的。
若是品性過關,即使沒有仙緣,或者仙緣不在仙師院,封長老也會略作指點的。”
宋玉善聽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測仙緣的法子,雖然沒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