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給她自己節省一些時間,省得以後每次做陣盤畫符,都要自己做這些東西。

她只需要自己會就行了。

剩下的能分給別人去做的,就分給別人去做,她就能省出更多時間來做別的事,多做幾個陣盤,多畫幾張符都比做這個有價值。

也算給他們找個能謀生的手藝。

不過臨江郡這邊會四藝的人不多,也用不著很多人來做這個。

只要每樣有一兩個人會就差不多了。

事情分派出去後,宋玉善在書坊這兒弄了套造紙的工具,就回山上去做符紙去了。

沒有靈血做墨,可以先把符紙準備上。

家裡是開書坊的,造紙她小時候就會,做符紙和造紙其實差不多,最大的區別就是符紙得用靈木來做。

這個難不倒她,七天後,她就用靈桃木做了三打符紙出來。

符紙到位了,宋玉善也不急著去弄靈血墨練習畫符。

而是又裁了幾沓普通的紙,用普通的墨,先練了起來。

制符和佈陣很不一樣。

陣法的理論知識特別多,理論如果真的完全弄懂了,佈陣基本不需要什麼操作。

只有刻陣盤時需要一點練習。

所以她當初開始佈陣時,才能那麼順利,因為她確實懂了。

但制符卻不同。

制符似乎重在實操,她拿到手的一品符師傳承,就像是一本畫冊。

上面是一道道低品符咒的畫法詳解,怎麼起筆,怎麼運筆,何處需要轉折,何處需要注入更多的真氣,都寫的清清楚楚。

按著這些解析去練就行了。

整個傳承中,沒有一句話告訴她,為什麼這些符咒要這樣畫,每個一筆的意義是什麼。

她在傳承中搜尋符咒紋路含義的時候,只得到了這樣一句話:“畫符千遍,其義自現。符咒一道,唯手熟爾!”

所以她也不用抱著傳承苦讀了,直接開始照葫蘆畫瓢就是。

先用普通的紙墨練習,把符咒的大致畫法記熟了,再用好符紙和靈墨來畫,畫完符沒自燃,就是成功了。

反之,但凡出了一點兒差錯,符紙就燒沒了。

陣法需要很高的悟性和理解能力,能力不夠,陣法書都讀不懂,完全沒有入門的可能。

但制符,悟性高,不過就是掌握的更快些。

悟性差,有足夠的符紙和靈墨,再加上苦練,也能入門。

制符術是四藝中對天賦要求最低的術法。

四藝中,會制符的人也是最多的。

但能靠制符賺錢的人,卻和其他三門差不多。

因為只要肯投入,就能製出符來,但沒天賦就是沒天賦,制符的成功率會低到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