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荒蕪混沌,毫無秩序可言。

不過這只是九州之旅的開始,宋玉善還沒有到失去希望的地步,徐州沒有,其他州不一定沒有。

快到徐州州城的時候,宋玉善又接到了陰世的來信。

信中說的事,倒是久違的引起了她的興趣。

說是徐州城西南方的簸箕山中,有一處湖泊沼澤的名字,有了變動。

原來叫簸箕窪,但現在,人們叫它石狗湖了。

地名的變換一般都是有由來的,石狗湖也是一樣。

許多年前,有個心靈手巧的老石匠,家境貧寒,無兒無女,也無處安身。

妻子死後,老石匠就在簸箕窪邊搭了一個草棚住。

只是草棚雖然勉強能遮風避雨,卻擋不了有心人。

老石匠每次外出歸來,草棚裡的物什都會被人拿走,導致他本就窮困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了。

為此,老石匠從附近的雲龍山上尋了一塊大青石,給雕成了一隻石狗,放在草棚外看家。

從那以後,老石匠外出回來,家裡就再沒有丟過東西。

老石匠雕的石狗能看家的事傳開了。

村裡的地主看中了這條神奇的石狗,讓老石匠賣給他。

老石匠卻無論如何都捨不得。

地主並不將無權無勢,無依無靠,孑然一身的老石匠看在眼裡,直接派人搶走了石狗。

可誰知,那石狗白日裡剛被搶走,夜裡就跑回了老石匠的草棚外。

地主不死心,再次搶走石狗,用鐵鏈拴在了自家門前的石柱上。

可夜裡,石狗卻咬斷了鐵鏈,回到了老石匠那裡。

地主惱羞成怒,直接將石狗扔到了湖裡。

老石匠多次下水打撈,都沒有找到。

多年以後,那人們清理湖底的時候,找到了那石狗。

老石匠又把它放到草棚外看門,但石狗卻已經失去了靈性。

人們傳說,那石狗落入湖中後淹死了。

老石匠後來將那石狗放在了簸箕山上,現在都立在山道邊呢!

簸箕窪也因此,慢慢在人們口中,變成了石狗湖。

這個故事,是老石匠成鬼後,親自講述的。

他平生有兩大遺憾,一是那隻忠誠的石狗,二是死後也未得一見的老妻。

“金叔,我們接下來去石狗湖看看吧!”

宋玉善看完陰世來信後說。

一則去確認一下,那石狗湖到底是不是曾經的簸箕窪。

二則是去看看那石狗。

宋玉善還挺好奇的。

石狗有靈,能看護家宅。

難不成那老石匠技藝精湛到了能以凡人之身,給石雕點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