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達成後,唐魚兒把馬交給了餘大力夫婦,坐著小船游到了河邊。
在即將出發的時候,餘大力還不忘詳細指示,害怕自已會出事,唐魚兒不敢忽視這件事,詳細地寫下了各河段的情況和注意事項。
婦人在船上加了清水,從家裡拿出一些煎餅和肉乾,用麻布包好,讓唐魚兒帶上船。
唐魚兒也不拒絕了,笑著收了包裹。
竹篷小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順流而下,慢慢沉下水去,站在船頭,唐魚兒手裡拿著一根扁擔,但沒有支撐船,相反,他在船兩邊的水中尋找暗礁。
很快,船繞過一叢高高的蘆葦,進入了一片蘆葦沼澤。
據於大力介紹,這一段是整個灤水河,水勢最為湍急。當船剛下水時,速度不算太快,但隨著下降,速度迅速增加,所以不得不開始用竹竿把船減速。
只是唐魚兒對划船這件事實在不是很熟,在平靜的水面上,這件事也不會怎麼樣。但在這股洪流中,唐魚兒雖然全神貫注於其中,卻無法避免不斷地顛簸。
“砰,砰,砰”
小船向東向西遊動,不停地撞擊著河底的礁石,使兩岸的大雁和水鳥在蘆葦叢中飛翔。
遇到大漩渦和暗礁時,唐魚兒還是要盡力把船拖走,否則一旦捲入,就有翻船的危險。
唐魚兒很累,滿頭大汗,還看見星星,但在水的壓力下,唐魚兒無法休息,只能咬緊牙關。
一路上,唐魚兒特別留意河兩岸的兩岸,看有沒有河面變窄。然而,由於河裡蘆葦高而密,他的視力受到影響,無法準確看到,只能根據水勢的變化來判斷。
畢竟,在河道變窄的地方,水流就會加快。
唐魚兒已經漂流了七八英里,河中央有許多沙洲。
唐魚兒的船迎面撞上了兩個狹窄的長沙島。
所有的沙洲都覆蓋著綠色的蘆葦,就像一條天然的水道,船一進門,速度突然加快,衝了出去。
“砰”的一聲沉悶,小船在蘆葦叢中衝出,一下子劇烈震動。
墜落的身體搖搖晃晃,幾乎從船頭掉下來。
唐魚兒站在杆子上,站穩,向前看,看到船頭撞到了幾十英尺大小的拋石灘上。幸運的是,船的木頭很結實,但沒有損壞。
與沿途的沙洲不同,拋石灘上佈滿拳頭大小的灰色鵝卵石和沙子,而與船頭相撞的是一個比其他石頭大得多的褐色暗礁。
石頭不僅崎嶇古怪,而且離水面只有兩尺高,而且更多的石頭被淹沒了。
不幸的是,船頭被卡在了這塊奇怪石頭的凹槽裡,幸好它沒有受損。
唐魚兒看了看兩岸的兩岸,發現兩岸河道已經縮小了很多,嘴角露出笑容。
“在河流變窄的地方,拋石海灘,水下暗礁,看起來它應該在這裡。”唐魚兒喃喃地說。
據餘燕供述,他們的祖先在一片廢墟下發現了這本不為人知的《天書》,與現在這個地方非常一致。
唐魚兒認為這需要大量的搜尋,需要花費很大努力。
唐魚兒將扁擔扔到拋石灘上,彎腰將綁在河礁上的繩子繫好,在唐魚兒確定船不會隨水漂走後,他在船艙裡坐了下來,向後倒了下去。
唐魚兒剛才跳下去的時候,發現連跳下去的力氣都沒有了。
經過長時間的休息和一些乾糧,唐魚兒終於喘了一口氣,站了起來。
唐魚兒從船艙裡拿出一捆拇指粗的麻繩。一頭牢牢地綁在河礁上,另一頭綁在他的腰上,然後他跳下船來到亂世灘。
亂石灘的形狀類似橢圓,與水流方向一致,東西窄,南北略窄。礁石矗立在石灘的西端,唐魚兒站在石頭旁邊,望著河面。
這條河很黑,有一股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