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李導最終還是向網路低頭,打算邀請林淺。

沒辦法,娛樂圈的規則就是這樣,要不然前期也不會將林淺的畫面給剪輯掉。

邀請林淺時,為表誠意,李導親自打電話給林淺,奈何電話是關機狀態。

李導看著忙音的手機,“難道把我拉進黑名單了?果然現世報來了。”

不死心又接著打,依舊是忙音。然後又去W信裡給林淺留言,可惜等了許久也不見有回覆。

最後只能透過郵箱將邀請函發給林淺,並且附帶內容,先表示道歉,其次言辭懇切,希望她能夠不計前嫌能夠參加活動。

林淺接到李導的邀請時,剛好也收到來自“國際地質協會網”,發出的地質交流會邀請函。

“國際地質協會網”,是由 E 國建立的一個專門用於地質方面學術探討的網站。

這個網站在全球範圍內享有極高的聲譽和權威性,可以說是地質學術領域的翹楚。

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學者以及對地質學有著深入研究的人士,他們在這裡分享自已的研究成果、經驗和見解。

這個網站之所以能夠成為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平臺之一,原因在於其嚴格的會員制度。

只有那些在地質方面具有相當權威地位或專業能力非常強的人才能成為這裡的會員。

這些會員不僅具備深厚的地質學知識,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卓越的研究成果。

他們透過這個平臺與其他同行交流互動,共同推動地質學的發展。

然而,要想成為這個網站的會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外,還必須經過嚴格的稽核程式。

這確保了網站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得以保持,並吸引更多優秀的地質學家加入其中。

對於那些渴望進入這個圈子的人來說,他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已的專業水平,努力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以獲得認可並最終成為這個精英團體中的一員。

林淺是讀大學時就開始關注此網站,一開始只是作為一名散戶在此網站學習、瞭解世界各地地質知識,直到等到她讀博時,在此網站上開始發表過幾篇優質論文,有幸受到網站邀請,成為裡面的一位會員。

此網站每三年會舉辦一次線下地質交流會,只有是裡面的會員才有資格參加。

舉辦地在E國,預計舉辦一週。如果接受邀請,協會那邊會幫參與的人員購買來往機票,同時免費訂好酒店。

對於這個協會舉辦的交流會,林淺一直想去。

然而總是不湊巧,林淺讀博一下學期,才成為“國際地質協會網”的會員,而且交流會還剛好結束。

等下一個三年時,她畢業又進入了華國地質院,一名政府工作者——公務員。

身為國家公務員,華國有規定非國家委派,不允許私自出國,因此林淺又錯過了一次參加的機會。

而現在,她已經不再是一名政府的工作者,此次機會她不想錯過。

協會核心人物裡可是有她最敬佩的人,現代構造地質學之父,Ramsay,當今最有影響、最傑出的構造地質學家。

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將精密的數學分析和各種實際構造現象緊密結合,使地質構造的觀察研究趨於定量化。

這點正好與林淺的地質研究方向一致。

另外,Ramsay及其合作者還用遞進變形或發展的觀念研究構造現象,使許多看起來雜亂無章、自相矛盾和令人費解的構造想象得到了合理而圓滿的解釋。

這種研究方法,林淺多年來也一直在學習與研究,到現在,她的每一次出野外期間,都會帶上Ramsay 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