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淺籟禮從大社走出,前往了自己在城中的居所。

清籟島不似鳴神島那樣的繁華,基本上居民依舊以農耕為主要的營收,哪怕是商業最繁盛的路段在此時也紛紛熄燈休息去了。

馬車載著少女在路上慢悠悠地走著,隨著上坡路不斷向前,周圍的房屋越來越少,直到道路的盡頭,一棟古香古色的閣樓出現在它的面前。

閣樓有二層,院落佔地上千平米,樣式風格似璃月稻妻風格混雜,閣樓頭上還印著一枚銀杏葉的標記。

這裡便是淺籟禮在城中的居所。

“嘩啦”

少女拉開大門,將馬妖安置好後走進屋中。

屋內燈火通明,早已有人在屋內等候。

不,或者說她才是那個不怎麼回家的人。

“小禮?”

聽到門口的動靜,一位長相溫婉的中年婦女從房中走出,手中還拿著一杆大勺,似乎剛剛是在廚房裡做飯。

“媽,我回來了。”

“歡迎回來”

經過了一句極有稻妻風味的問候語後,淺籟禮跟著自家的老媽一起走到了客廳。

客廳之中,一位長相嚴肅的中年男人正捏著手中的報紙來回檢視著,似乎是想從上面找出什麼被人遺漏掉的東西,一直到了母女二人的腳步聲在他的耳邊響起才注意到一旁的淺籟禮。

“小禮今天回來了啊。”

不同於母親的溫柔,父親的問候總是顯得厚重一些,但也正因如此整個家中才會顯得那麼有安全感。

“啊今天去大社了一趟,順路就回家看看。”

剛剛回到家中,淺籟禮一邊向父親解釋著自己回家的理由,一邊將身上那件寬大的巫女服脫下,放到一旁的衣架子上。

掩藏在巫女服下的常服這才顯露了出來。

因為時節才是初春,天氣並未轉暖太多,所以淺籟禮依然是內外都套上一件衣服才敢出門。

作為家中的‘母親大人’,淺籟晴子僅僅十分鐘不到便將廚房中的料理完成,將它們端上了飯桌。

這些料理就像是她們家的神社一樣,充滿了稻妻和璃月地區的風味混雜。

例如這道麻婆豆腐,除了璃月傳統做法的牛肉末與嫩豆腐之外,她還加了一些稻妻本土的香料與特產進去。

例如將軍蟹和天雲草實。

這種做法如果讓白啟雲來看的話可能會被氣死,但作為本地人的淺籟禮吃的倒是很開心。

除了這些從璃月料理改良過來的菜式以外,還有幾道本地的特產料理。

比如涼拌天雲草、響油鰻魚之類的。

這種璃月和稻妻風味混雜的菜式在清籟島上大受歡迎,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上那麼幾道。

就連淺籟禮的父親——中村田一都對自家妻子的手藝讚不絕口,絲毫沒有表現出半點的牴觸之意。

淺籟禮的家族從數百年前起便是淺籟神社的宮司一族,世代掌管著神社。

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神明賜福的原因,淺籟家誕下的子嗣永遠只有女性。

也因此淺籟家世世代代都是招贅入門,故此孩子的姓氏便一直為‘淺籟’。

在這個基礎上,淺籟家衍生出了宮司交替的規矩,那便是當宮司子嗣中的長女十四歲後,當代的宮司便要換成自己的長女,上代宮司需要在一旁輔佐自己的女兒,讓其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淺籟宮司。

淺籟禮如今剛剛成年,也就是說她成為宮司已經四年有餘,雖然行事方面依然有些地方脫離不了少女的跳脫,但總的來說已經算是一名合格的宮司了。

但在當今這個亂世下,僅僅是一名合格的宮司是不夠的。

飯後,淺籟禮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