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灶臺後,白啟雲拿著一邊疊的整整齊齊的白色瓷盤瞅了瞅,發現盤子底部印有各支隊伍的編號。
想來賽事組也是透過這樣的手段來判斷每位選手的得分,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香菱,一會記得把要用的材料一起拿過來,那些東西比較緊俏。”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模擬出現實經營的緊迫感,一向準備充分的賽事組竟然在這次規模最為龐大的淘汰賽上縮減了比賽的所需用料。
無論是調味料還是蔬菜肉類,都明顯不是很充足,要真是在場的廚師火力全開,很容易出現所需的材料不夠的情況。
“嗯,我這就去。”
雖說是白啟雲蹭的香菱的報名名額,但實際上一直都是香菱在聽白啟雲的指揮行事。
少年這邊一交代,廚娘便立刻動身前往了材料庫挑選起了所需的原材料。
當然,除了材料的問題,還有許多顯而易見的麻煩等著白啟雲去解決。
既然是隱藏選手們各自的形象端出的料理,那就是說在製作料理的時候他們無法獲得哪種料理更受歡迎的資訊,從而無法準確地規劃料理的製作數量。
對,沒錯,這次比賽並沒有嚴格限制料理的種類與數量,一切都交由參賽選手自己去決定。
所以在進行料理製作的時候,選手還要分心去觀察料理種類的受歡迎程度,可謂是麻煩倍增。
如何根據形勢來調整自己的選單,如何利用手上受到限制的原材料來做出更受歡迎的料理,這兩點才是隱藏在這場看似簡單的題目下,賽事組所指定的真正考題。
“嗯,秋天的話不適合冷盤,應該做一些溫熱的料理。”
這一點非常適合香菱發揮,畢竟她家做得招牌料理基本上都是以麻辣鮮香作為主打。
但這一點對白啟雲來說就不太友好,而且考慮到客人們的心理,還不能做一些簡單的素菜,也不能油大。
這兩點就將原本遵循古法料理的白家菜封住了四成的選單,再加上客人一走一過式的品嚐,那就要求他不能做什麼大菜出來。
像什麼整條的燉魚,整個的肘子,這種菜是完全行不通的。
像那些麵點類的包子,點心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很遺憾的是,白啟雲的白案造詣並不高,普通的弄一些麵條饅頭包子這類的基礎麵點還湊活,像那種需要精工細作的就不太行了。
想要做出既符合當下的環境又味道不錯的料理,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