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四 六慾三毒 (第2/2頁)
成為了道士可以幹什麼 忽悠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敬人一丈,反之亦然。”李鄲道道:“也別急著叫他們回去,等他們問起,就說我在忙,問了三次之後,再說今日公務繁忙,叫他們明天再來。”
湯秋兒捂著嘴:“這樣不好吧?”
李鄲道說道:“我現在確實沒空,你去打發他們。”
李鄲道打算夜裡讀書,好好化解心湖內產生的戾氣,如何根治是個問題。
另外就是蓮子涅槃了,得叫蓮子再次發芽才成。
“那我就回去了。”湯秋兒奉了李鄲道的指示,回了城隍府。
而李鄲道則是開始鑽研經文,如何降伏六慾,斬殺三毒。
六慾指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貪色,耳朵貪聽,鼻子貪香,舌頭貪味,身體貪觸,意念貪法。三毒也叫做三彭、三尸、三尸神。
上屍好華麗,中屍戀美味,下屍好淫慾。慾望產生的地方就是三尸。三尸神迷亂人心性,會變化幻景使人產生煩惱。所以不斬斷三尸,大道難成。
像是洪荒小說成聖斬三尸成道,也是藉助了這一個觀念。
李鄲道修持了天遁劍氣,按道理已經達成了這個條件。
然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塵緣太重。”
李鄲道不是孤家寡人修行,父母雙全,上有老(老爺子),下有小(丫丫),當時在入鼠國之時,李鄲道問白老鼠可否修行,白老鼠就說李鄲道沒有仙緣,塵緣太重。
塵緣太重,就會內劫叢生,畢竟人生老病死,愛憎別離,八苦既會,因緣起,因緣滅。
要斬六慾,三毒,就是要了卻塵緣,但是李鄲道家庭太圓滿了。
而修持道法,第一就是要正身。
所謂過莫大於欲,禍莫大於貪,罪莫大於殺人。
這麼算來,李鄲道三罪都犯了,雖然殺生為護生,但是殺意發而不能止,那就是犯了戒律。
如此修持北帝法,那真是貽笑大方!
李鄲道此時又觀清淨經,發現要修心為上,復得清淨,就要斷其華飾,遠其滋味,絕其淫慾。
如此三毒可滅,三毒滅則神和氣暢精固,三元安靜,三業不生,自然清靜。
李鄲道又觀看清淨經外的佛經,以他山之玉,攻己之石。
畢竟佛門修行最有魔障之說,也多得是什麼諸菩薩降伏魔鬼的故事。
比如《大寶積經》,裡面提出了,於求者所起親眷屬想,於四攝法起攝取想,於無邊生起出離想。應當如是生是三想。復有三想。除貪慾想、除瞋恚想、除愚痴想,生是三想。
此經上便也有說三毒三苦,成佛之道,倒是和清淨經一法二說,佛道不同,但是思想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