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籙
符籙是道教儀式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符,指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的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筆畫屈曲的符號、圖形;籙,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道教認為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伏魔、治病除災。
符籙的樣式多種多樣,如覆文、雲篆、靈符、寶符等。覆文多數由兩個以上小字複合而成,雲篆模仿天上變幻莫測之雲氣形狀並結合古篆字型而成,是天神下達旨意的“天書”。靈符、寶符則圖形更為複雜,具有更為強大的法力。
符籙的使用範圍廣泛,既可以用於治病救災、請神保佑,也可以用於驅鬼鎮邪、超度亡魂。使用方法也多種多樣,可以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可以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還可以在特定的場合如壇場內外張貼懸掛。
符籙不僅具有形態特徵,表現為各種圖形圖案,還具有功能特徵,如作為天人、人神、人鬼交感溝通的一種“通訊方式”。所謂“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此作而彼應,此感而彼靈”。
手印
手印,又稱印訣、掐訣、捻目等,是道人行法誦咒時以手結成的形態符號。手印在道教儀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每一個訣目都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行齋人之手無論是掌或指紋都有相應的象徵蘊含。如北斗七星、十二時辰、九宮八卦、二十八星宿羅絡於一掌之中,體現了道教對於宇宙萬物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手印成為科儀元的組成因素時,其相應的程式碼意義便可以隨機生成,因為《易經》八卦本來就是“空套子”,可以代表宇宙間各種各樣的事物。
其他符號
除了符籙和手印外,道教儀式中還有許多其他符號,如令牌、法劍、法扇、法鼓等。這些符號在道教儀式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共同構成了道教儀式的完整體系。
二、道教符號的“數”
道教很重視“數”,這突出表現在道教的“數術”上。奇門遁甲的佔測主要分為天、人、地三盤象徵三才。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儀。
道教有專門論述奇門遁甲的經典《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奇門遁甲是“數”內涵最豐富,運用“數”推演最多的道教方術之一。
數字的象徵意義
在道教符號中,數字常常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如數字“五”,可以表達豐富的內涵。如五雷,天雷在古人心中是極其強大的力量,能消滅一切邪祟。五雷是指五行之氣聚合而成的五種雷,有極大的威懾力量。如五帝,五帝一般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此五人是上古時代中國傳說中的五位部落首領,是中華文明的創立者,被推崇而進入道教的神仙譜系。如五方,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如五福,一般五福指的是長壽、富貴、無病、子孫滿堂和善終。如五行,金木水火土。如五色,青、黃、赤(紅)、白、黑五色。
數字“六”同樣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如六丁六甲,是道教符咒中常見到的護法神將。六還可以代表人的心、肺、肝、腎、脾、膽,此六個器官各有神靈主宰。六還可以指南斗六星、六道輪迴、六種氣候等。
數字“七”在道教中也有著特殊的地位。如七竅,即面部的兩個耳朵、兩個眼睛、兩個鼻孔和一個嘴巴。七還可以指人的七魄,人分為三魂和七魄,三魂對應的是思想與精神,而七魄對應的是感知與知覺。
數術的運用
道教中的數術不僅用於占卜預測,還廣泛應用於軍事、政治等諸多方面。如奇門遁甲,透過對“數”的推演和運用,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