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的矽,再蒸鍍一層材料,再塗膠,再蝕刻。這樣重複幾次到幾十次才能完成。完成後再透過測試,切割,封裝,再測試,才到最後能用的晶片。整個工廠加工規模龐大,工藝複雜,而這個過程嚴格要求環境潔淨,一顆灰塵都會導致一個晶片報廢。空氣的潔淨度,控制整個加工區域的空氣淨化迴圈系統,就又是一個大工程。僅僅曝光一個問題,將設計圖壓縮到線條只有幾奈米寬的情況下,要保證曝光清晰,不會出現衍射,光光源一個純度要求難如登天,其他的細節技術難題更是數不勝數。但現在,一個簡單的裝置,立刻可以生產出晶片。能不讓人懷疑人生嗎!

其實很簡單,打個比方。讓你用骰盅搖四枚骰子,搖出一排,或者四個六,或者一個摞一個。難不難,難,非常不容易。你練了很久,才終於煉成。可如果拿掉色盅,讓你用手擺四個六,是個人都會,而且不用練習。而這種原子級別的加工方法就是把骰盅拿掉了,直接處理骰子--原子。那不是容易的很?跟造鑽石也沒啥本質區別。

任董回到公司,立刻叫來研發人員,測試晶片的效能。測試結果非常理想,不但晶片達到了設計要求,而且功耗和發熱量明顯小於預期。晶片很好,能用。但任董心裡卻在嘀咕,這個坑好大啊!搞不好,要出大事的。

這裝置必須要,有了這裝置,不說華為以後自已設計的晶片完全能自已生產,不受制於人。光是每年不用採購高階晶片這一項,就可以為華為省下大筆資金。生產出的產品的競爭力也大幅提高。這如果不掌握在自已手裡,一旦競爭對手拿去。自已毫無競爭力。麻煩就麻煩吧,華為的麻煩還少嗎?一旦掌握這個技術,華為又可以躍上一個臺階。什麼5奈米,3奈米的,統統不在話下。

任董下定決心,再大的坑也要跳!

“趙董,裝置給我,華為會宣佈研發出晶片生產新技術,用多層立體方式採用30奈米技術生產高階晶片。從而解決技術上受限的光刻裝置。其他所有的事到我為止。不知道裝置多少錢一臺?”任董打電話給趙飛

“趙董是隻要晶片生產裝置,還是要更多的專用裝置?”

“什麼意思?”

“10%的華為股份,全面合作。成本價提供各種裝置。怎麼樣?任總考慮考慮。”

“什麼裝置都行?”

“都行!只要你想的到。但有一點,我們之間所有合作,僅限你我知道。”

“那技術交流怎麼辦?”

“虛擬人遠端視訊會議。”

“好!我叫法務部準備股份轉讓協議。”

“好的!任總,我等你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