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同意了分流秘密基地的方案,由於安全性方面的考量,國家決定在武漢重建一所全新的學校,並將其命名為“中國製造技術大學”。有了之前基地車的使用經驗,這次對於大學的規劃和設計成為了至關重要的環節。畢竟,這所大學不僅要滿足教學需求,還要具備一定的戰略意義。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基建大國,擁有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儲備。無論是大型橋樑、高速公路還是高樓大廈,都見證了中國在基建領域的卓越實力。因此,只要設計得當,後續的建設工作就相對簡單。透過一次性投入多輛基地建設車,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校園的建設任務。

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籌備,新大學的建設進展順利。施工隊伍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技能,確保每個建築都符合高質量標準。從教學樓到實驗樓,再到學生宿舍和圖書館,每一個細節都被精心雕琢。

短短時間內,一座嶄新的大學校園拔地而起。寬敞明亮的教室、現代化的實驗室以及舒適宜人的住宿環境,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這座新大學不僅是教育的殿堂,更是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在未來,這裡將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製造技術人才,推動中國製造業的進一步升級和創新。同時,這所大學也將成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吸引全球範圍內的學術精英前來交流學習。中國製造技術大學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在教育和科技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大部分院士的明面工作轉移到了新大學裡,對外宣稱是教授微觀原理和製造。實際在新大學的地下,是一個科技化程度很高的地下基地。秘密實驗室將應用部分全部轉移到了新大學。這裡有製造的便攜製造基地,小型製造基地,還有各種專用生產裝置,設計資料資料庫等環境。地下基地根據保密程度設立不同樓層,讓不同許可權的人員只能訪問相應的區域。地上的教學樓,辦公樓,甚至宿舍,都有秘密通道連線地下基地。有許可權的人員可以輕易從方便的地方進入地下基地。同樣的門,沒有許可權的就無法進入。因為所有認證都不需要認證動作,高效的中央處理器群配合覆蓋整個大學的掃描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甚至生物狀態。這些技術都是從便攜製造基地中解析出來的,被科學家們應用到了這裡。

研究人員,變成了教學的老師。在真正長期專職教師還沒有培訓出來之前,只能是這些研究人員頂替了。普通學員不需要接觸製造基地,但學習微觀技術,不可能只憑借想象。於是研究人員最佳化了現有的VR系統,在虛擬環境模擬製造基地的使用和微觀材料設計。而地下基地的人員,根據VR的資料,選擇性的製造出設計的實際材料,送到地面驗證。只有透過考察的優秀人員,才會慢慢提高許可權,直到可以真正接觸製造基地。

各高校按照要求派出老師,參加中國製造技術大學的培訓,培訓合格後回本校開設微觀材料課程。課程只是增加其他專業人員關於微觀材料的初步認識。微觀情況下的各種材料,作用力,功能,效能,特徵,結構設計。不過這個課程只是初步瞭解,任何系的大四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考試透過後可獲得中國製造技術大學的入學通知。有興趣拿雙學位的同學可以去中國製造技術大學繼續深造一年。考試合格可以獲得原學位和微觀設計學位。

張馳,武大化學系大四學生。本來大四課程已經快完成,只要再完成畢業設計就可以順利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不過張弛聽上屆的校友說,現在是經濟危機期工作並不好找。也不知道到自已畢業會怎麼樣。

張馳正好聽說學校新開了微觀材料課程,跨學科的設計,一看就是新興行業,張馳想不過是多花一年,獲得雙學位,國家設定這個課程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肯定是有需求的。這樣出來找工作恐怕會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