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
雒陽司空府。
一處涼亭之內,一老一少正在手談。
“文若!”
老者落子以後,含笑道:“你的心不定啊,再這樣下去可又要輸了!”
“瞞不過叔父!”
舉棋不定的荀彧聞言,苦笑著將手中棋子放回棋奩,“公達傳來書信,言涼州疾苦,邀我前往共建三郡!”
“那文若如何想的?”
荀爽滿是好奇的看向荀彧。
“若彧所料不錯!”
荀彧開口道:“公達所傳書信不止一封,其他好友如何選擇彧不敢妄言,但三兄應該會前往涼州!”
“休若?”
荀爽聞言微微蹙眉。
“對!”
荀彧點了點頭,“三兄一直以來都喜歡研讀兵書,如今的涼州是他嚮往的地方,同樣段公也是他最敬仰的人!”
“那你呢?”
荀爽緩緩點頭,疑惑道:“你們這一代,荀氏子論才學而言,除了公達,你文若無出其右,甚至你之內政才能更甚公達,你叔父雖然老了,但眼力還是在的!”
“我決定留在司空府!”
荀彧搖了搖頭,悶悶道。
他雖然同樣嚮往施政一方,但段修的為人他不瞭解,而且荀氏已經有人在三郡了,過猶不及的道理他心中清楚。
“你想留在司空府?”
荀爽一臉不高興,旋即開口道:“司空府沒你的地方,你想留在雒陽,那明日你便去少府,當一個守宮令吧!”
“全憑叔父安排!”
荀彧抿了抿嘴,他當然知道叔父的目的,可他也有自己的堅持,當守宮令也挺好,反正在司空府任職,同樣也沒多少事情,還不如靠近天子,多瞭解一下對方。
“真拿你沒辦法!”
荀爽見狀也是無奈了。
七月下旬。
荀攸騎著戰馬,領著一隊人馬風塵僕僕的回到福祿城。
“公達回來了!”
見荀攸進入大廳,段修起身親自為其遞上茶水,“一路辛苦了!”
早在六月下旬的時候。
段修便安排對方,前往三郡各地清查百姓戶籍,要知道三郡軍政早已癱瘓多年,現在鎮西武侯府官員配置不齊,以前的資料早已不起作用。
所以這一趟。
荀攸可稱事事親力親為。
“謝過都護!”
雙手接過段修遞來的茶水,狠狠的喝了一口。
“不著急,坐下慢慢說!”
段修知道對方的性格,拍了拍對方肩膀旋即坐回主位。
“咕嚕!”
荀攸坐好以後,將剩餘的茶水一飲而盡,苦笑道:“還記得離開雒陽之時,正值盛夏,現在已經是初秋,如果現在是在潁川,應該可以感受微醺的秋風,然此地卻是燥熱異常,很多地方連一杯茶水,都是難得的事物!”
“水利關乎著民生!”
段修點了點頭,“所以三郡之地的水利,一定要儘快提上日程,不過秋日過後,冬季的三郡,那也是真正的苦寒之所!”
“屬下已經可以想象!”
荀攸苦逼的回道,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怎麼樣?三郡還有多少百姓?”
段修目光如炬的看著荀攸,這個問題他同樣非常想知道。
“正要向都護彙報此事!”
荀攸從懷中取出厚厚的一沓戶籍簿,翻看匯總篇,“三郡之地,敦煌六縣八千戶,百姓三萬一千人,另歸化羌族九千戶,三萬五千人!”
“等等!”
段修微微抬手,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