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太快,各行各業都很卷,壯年人群壓力太大,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忙工作。
機器人保姆的普及,讓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機器人去做。不用擔心它們把家燒了,它們都是自帶安全報警系統。即便你只是在家抽個煙解解乏,它們也會第一時間提醒你注意火源。
當人們披星戴月,拖著疲乏不堪的身體回到家中,家裡井然有序、一層不染,飯桌上有營養均衡的菜餚,床頭擺放著溫牛奶、你每天需要攝入的保健品和藥物。
躺在機器人保姆清洗暴曬過後的床單上,它們可以讓人類生活質量提升無數個檔次,人類可以更專注於工作,各行各業會進入良性迴圈,這就是機器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它們是幫助我們的,而不是取代我們。”
隨後,高傑的目光注視在一個東方女性的臉上,它懷裡抱著一個嬰兒玩偶,正在學習更換尿不溼、泡奶粉、修剪嬰兒的手腳指甲,模樣十分專注。
“這該不會是育兒嫂吧?”高傑一臉震驚。
“是的,它們是育兒嫂。人類工作繁忙,壓力大,國家很頭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其實啊,很多年輕人並不是不願意生孩子,而是擔心生了孩子以後沒有精力、人力去照顧孩子。尤其是現代女性已經不是以前,男耕女織,相夫教子的年代,她們和男人一樣渴望在事業上打拼出一席之地。
如果生孩子阻礙了她們的事業發展,考慮到無法左手帶娃右手事業,她們就會權衡利弊,從而出現了許多女性不結婚不生孩子的社會現象。
特別是在一線大城市,許多夫妻都是背井離鄉在外打工,父母都留守在老家,他們更不會衝動生孩子。老人們會說,你們生,我們帶。有些老人留在城市,時間久了,都會出現這個那個問題。
也有年輕人生下孩子,因為工作忙,將孩子送回老家撫養,孩子們就成了留守兒童。
一年到頭回去一次,孩子都不認識自己的父母,父母多心酸啊。
然後在家裡陪孩子幾天,好不容易親子關係緩和了,可是又要面臨分別。
留守兒童的苦,將孩子留在老家,父母心裡的苦,都不利於社會持續性發展。”
莫小滿繼續說:“月嫂、育兒嫂價格昂貴,人員素質也不一樣,新聞中頻繁曝光,育兒嫂、月嫂虐待嬰兒孩童,前陣子據說有個月嫂給孩子牛奶中新增了安眠藥,孩子一直睡覺,月嫂在家看電視打遊戲。呵呵,這訊息傳出去,年輕人更不敢生孩子。”
高傑嘆氣一聲,“是啊,年輕人不敢生,國家一個勁兒催著生,出生率逐年下降。
近年來,國家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全球進入了非常嚴重的人口老齡化。”
“所以,AI機器人未來會走進千家萬戶。
年輕人可以放心在外工作,機器人在家裡帶孩子,做家務,年輕人回來之後,可以吃到現成的飯菜。
年輕人舒心了,家庭和諧了,工作和家庭都會進入良性迴圈,社會治安越來越好,年輕人焦慮症、抑鬱症、精神內耗等問題,將會逐個攻破。”
幾人繼續前進,看見兩個機器人正在照料老人模型。
高傑咂舌:“這是AI護工?未來豈不是護工都要被機器人討厭了?”
李儒的笑容始終溫文儒雅,“沒錯,它們是AI護工,也可以稱之為護工機器人。
老人和小孩都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都需要機器人的照顧。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老了不能動了,誰來伺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