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

陳斌華是工信局一把手,張強是拆遷辦一把手,周鳳娟是檢察院的二把手。

如果不盡快破了案子,社會上會掀起各種流言蜚語。當初陳斌華自殺,有人就杜撰出多個版本的故事。有說陳斌華貪汙腐敗,被公檢法三個部門聯合調查,說此人是個貪官,貪了兩個億,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的。

還有人說他在外頭包養情婦,情婦不斷勒索他,不然就舉報他,他被情婦逼得跳樓。還有人查到了他兒子陳果,說陳果在美國讀書的錢,是工業園區的一個董事長資助。那個董事長做網際網路的,一直和陳斌華有對接,等等。

至於那個周雲超,網上那些無良媒體杜撰,說周雲超在校期間被同學霸凌,還查出周雲超宿舍其他幾個人的身世背景,懷疑他們是導致周雲超自殺的罪魁禍首。還有人說周雲超是為了申請獎學金,和其他學生爭奪,學校給了另外一個人,家境貧寒的周雲超走投無路自殺了,等等。

至於姜妍羽的案子,外頭的段子就更多了,聽說有人都拿去改編劇本,打算拍成網劇。

什麼官員之子強追不成,親手毀了公司白領;什麼官員溺愛逆子,利用公檢法作為保護傘,成為張龍的幫兇,等等。

張市長壓力很大,海城市在省裡一直沒什麼存在感,以這樣的方式出圈了,張市長很沒面子。如果解決不好,張市長很難往上走。你們是不知道,張市長是來鍍金的,遲早要去省裡任職.......”

潘建國開誠佈公說了很多,高傑和管瞳明白了他的無奈。高傑說,“潘局,我們不為難你,能不能讓我成立一支市局專案組,我們秘密調查這三起案子,我相信一定能夠挖出線索,找到這三起案子的核心共同點,以及背後那隻藏在暗處的手。”

潘建國目光緊盯著高傑,猶豫再三開口說,“儘管不知道背後那隻手是誰,但是以我的從業經驗判斷,這三起自殺案不簡單。也許會有生命危險,我擔心.......”

聽見潘局這番話,高傑知道事情有轉機。他堅信,一定能夠找出背後那隻黑手。

“潘局,我不怕,我們都不怕。如果那隻手間隔一個月,讓海城市出現一個自殺者,那麼我們必須搶在6月29日之前,抓住那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