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

雖然是在羅馬城,但從現場的氣氛來看,說是尤文的主場也不為過。

第六分鐘,內德維德在左路突破,和扎卡爾多纏鬥了幾個回合後他突然內切,然後送出一腳直塞。

皮耶羅在大禁區外左側接球。

尤文的球迷們激動起來。

這個位置……皮耶羅區域!

但凡皮耶羅在這裡接球,那尤文距離進球就不遠了。

砰!關鍵時刻,巴爾扎利從旁邊撞了皮耶羅一下。

皮耶羅一個趔趄,腳下足球趟大了。

他殺入禁區追上足球,但此時已經非常接近邊線。

而巴爾扎利在禁區外撞了他一下之後,沒有說直接將他撂倒,而是一直貼著,保持一定程度的對抗。

這種處理讓皮耶羅非常難受。

砰!皮耶羅最終選擇用左腳完成了一次零角度攻門。

足球擊中邊網。

主裁判將哨子含在嘴邊,幾次想要吹都沒吹出來。

巴勒莫的防守,突出一個……乾淨!

以干擾為主,不直接放倒皮耶羅,這讓他們想判點球都沒機會。

射門後倒地翻滾了一圈的皮耶羅坐在草皮上,看著盯防自己的巴爾扎利,湧起了一絲絲的無力感。

1998年,皮耶羅遭遇了職業生涯最嚴重的一次傷病,左膝十字韌帶撕裂,缺賽了整整一年。

從那之後,他的爆發力大大下滑,經常出現突破了但甩不開對手的窘境。

而這個問題,又導致他身體對抗能力差的缺點暴露。

因為你甩不開對方,勢必就要和對方進入對抗狀態。

這時候對手發現,只要給皮耶羅施加對抗,他就拿不住球。

和利物浦的歐文弱點很像。

但歐文和皮耶羅特點不同,歐文可以利用速度規避這一點。

皮耶羅卻沒辦法。

所以皮耶羅開始轉型去前腰位置,更多參與策動、傳球、前場組織等等。

沒想到巴勒莫居然抓住這個點來防守皮耶羅。

第十一分鐘,巴勒莫打出了一波屬於自己風格的配合。

格羅索在中路撞牆阿爾特塔後帶球推進,然後又套邊裡貝里,得裡貝里直塞成功下底,打穿了尤文圖斯的右路。

砰!格羅索送出傳中球。

但足球太靠近球門了,被布馮衝出來抱住,沒能給託尼發揮的機會。

第十四分鐘,內德維德同樣受到了來自莫德里奇的“牛皮糖式防守”。

莫德里奇一度被稱為“意乙內德維德”。

因為他們的位置、髮色、髮型、身材甚至外貌都有幾分相似。

不過隨著莫德里奇在巴勒莫位置的逐漸後移,二人的聯絡這才減弱。

莫德里奇當然無法盯死內德維德,但這種貼身盯防,嚴重影響了內德維德的發揮。

莫德里奇不禁想起賽前何天啟的分析。

“你可以貼住內德維德,同樣的,說不定他也希望你一直粘著他。這樣一來,他就有理由在場上划水了。”

“不是我不主動,而是我被人盯住了,比賽就交給你們了。”

“這樣的職業態度在內德維德身上極其少見,但這是內德維德最後一屆歐洲盃。他們還是奪冠大熱門之一,這是近些年最好的捷克隊,他絕對不能錯過。”

“而且意甲歷來不重視義大利杯,尤文圖斯更不重視,他沒必要為了這個無所謂的冠軍去冒險,你說這場比賽決定聯賽歸屬還差不多!”

事實證明,何天啟的判斷是正確的。

內德維德確實沒有主動擺脫莫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