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進決賽,一個是連續兩屆大賽進決賽。

一個要衛冕、要二連冠,一個要實現大賽大滿貫。

國家隊版本的火星撞地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各大媒體紛紛分析。

但人們普遍看好西班牙。

《環球觀點》的克拉拉萬字長文分析:“西班牙一路擊敗了諸多強隊,走到這一步是實力的體現。”

“義大利隊小組賽就差點出局,淘汰賽階段遇到的則是日韓等不入流的球隊。稍微打強一些的烏拉圭,立刻暴露了老無力的缺點,差點敗北。”

“這支義大利隊,或許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弱的決賽隊伍!”

“要討論兩支球隊的勝負,就不得不提起一個讓人……沒錯,那就是何天啟!”

“事實上這兩支國家隊都受何天啟影響頗深。”

“義大利隊的主力框架、中軸線、球隊三線核心等等,幾乎都是何天啟所打造的。”

“西班牙隊那邊,雖然從默契度的方面選擇了巴薩框架,但除了皇馬之外,巴薩就是受何天啟影響最深遠的球隊。”

“他們隊內有不少核心級球員來自於何天啟的巴勒莫,這讓巴薩出現了質變。另外,巴薩在西甲也被銀何戰艦錘鍊的最狠,進步最大。”

“所以這其實是一場何天啟vs何天啟的世界盃決賽。”

“但不同點在於義大利太老了,而西班牙正值青春。”

“如果說義大利是何天啟在國家隊的一點零版本,那西班牙就是何天啟在國家隊的二點零版本!因此西班牙隊必勝!”

西班牙人計程車氣因此來到了頂點。

但芭芭拉立刻在《米蘭體育報》上進行了反擊:“西班牙隊在陣容結構包括戰術上確實比義大利隊有優勢,但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義大利隊的主教練是卡米尼亞尼的情況下。”

“而現在,何天啟本人正在執教義大利隊!這就是義大利隊贏得這場比賽的最大底氣!”

“管你幾點零,遇到軟體開發者,通通不靈!”

“何天啟必勝!”

義大利隊計程車氣也開始回升。

雙方粉絲在社交媒體上打的火熱。

七月十一日,荷蘭隊和烏拉圭的季軍戰開始。

荷蘭隊這邊,憑藉羅本、范佩西、斯內德的三顆進球,險勝憑藉卡瓦尼、弗蘭打入兩顆進球的烏拉圭,斬獲季軍頭銜。

七月十二日,世界盃決賽開始。

正如克拉拉所預料的,義大利隊確實老了。

全場九十分鐘,他們能打出的進攻次數非常少,幾乎沒能威脅到西班牙隊的球門。

但芭芭拉的分析也沒有錯,西班牙隊儘管攻勢很猛,卻被義大利隊用高質量的防守限制,幾乎沒有創造出真正有威脅的殺機。

常規比賽時間,雙方零比零握手言和。

加時賽階段,義大利隊徹底放棄了進攻。

何天啟甚至換下了巴洛特利和盧卡·託尼,場上不設前鋒,大擺無鋒陣!

然而這麼一整,義大利隊在加時賽的局面反而比常規賽好一些。

因為西班牙隊這邊出現了體能危機。

過於年輕的陣容,過於突出的成績,讓這群年輕人過於激動。

不懂得合理分配體能的西班牙隊,在加時賽攻勢萎縮。

從七三開的壓制局面,變成了五五開的均勢局面。

第一百一十七分鐘,雙方都在考慮點球大戰出場順序時,異變突生。

替補登場的卡莫拉內西在右路持球反擊,帶球過半場後被西班牙超過四名球員包夾。

哈維·阿隆索將足球捅掉,足球來到了替補登場的中場小將馬爾基西奧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