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忠臣’之死 (第2/5頁)
娘子請息怒小說好看嗎 娘子息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擊他們背後的秦相和陛下。
現下,城外大軍壓境,陳伯康率先捅破了這層窗戶紙.秦會之和周帝兩人的臉色果然變的不好看起來。
秦會之敏銳察覺到了周帝的情緒變化,馬上追問道:“陳大人是何意?可是指責万俟大人有罪?請陳大人詳說!”
這是在循循善誘陳伯康攻擊万俟卨北伐.北伐大計的最終拍板人自然是御座上的大周皇帝。
一旦陳伯康攻擊此事,秦會之稍一撩撥,便可讓周帝覺著陳伯康是在指桑罵槐,屆時皇上盛怒,陳伯康有性命之虞。
只不過.陳伯康卻未按秦會之設想那般,只見他悠悠一嘆道:“陛下、秦相,万俟大人無罪,但想要平息淮北怒火,卻非万俟大人不可啊!”
剛讓士子們拿万俟卨洩了火氣,又拿他讓淮北洩火陳伯康這是要將万俟卨徹底賣個乾淨啊!
秦會之一聽便急了,忙道:“万俟大人既然無罪,陳大人為何偏要置他於死地!”
“秦相!一人一家重要,還是我大周社稷重要?万俟大人忠君體國,若是知曉自己一家能換來臨安太平、皇上無憂,想必万俟大人也會義無反顧!”
陳伯康這話精準的把握了周帝怯弱的性子自從淮北軍渡江以來,周帝已先後派出了兩撥和議使者,他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瞬間做下過和齊軍決戰的思想準備。
當年,金國搜山檢海捕捉他時,大周還可趁艦船之利於海上躲藏,如今齊國水軍裝備了天雷炮,海上也變得危險起來。
這般情形下,周帝更是生不出抵抗之心。
秦會之伴君多年,馬上看出周帝對陳伯康的話動了心,為了維護自己的狗腿子,趕忙道:“陳大人,你口口聲聲說以一家換一國社稷,難道你是那楚王腹內之蟲?就算我朝交出万俟卨一家,淮北不撤軍怎辦!”
這話提醒了周帝,忙道:“是啊,陳大人,萬一他們不撤軍呢?”
陳伯康卻也未作任何保證,只道:“交出万俟大人,總是我朝表達了和議誠意,如此才好與淮北開展和議!”
權臣的崩塌都是從護不住小弟開始的,秦會之自然知曉万俟卨對他的意義,不由譏笑道:“哈哈,我朝堂堂大理寺卿,交與敵國卻只能做個添頭!陳大人,你到底是我大周官員,還是齊臣!”
“我陳伯康對陛下之心,天日可表!若陛下對老朽有疑,大可將老朽刨胸剜心,看看老朽這顆心到底是紅還是黑!”
陳伯康寸步不讓,昂首而立。
眼瞧兩人對上了,周帝忙開口打圓場道:“陳公休急.陳公對朕的忠心,朕自是知曉。
說甚的刨胸剜心,陳公與淮北柳川先生為同族,並非陳公之錯,往後,還要仰仗陳公與淮北交道,萬萬不可再說這般話了。
陳公忠心,不用自證!”
陳伯康一嘆,對周帝又是一禮,沉默不語。
秦會之也不言語了此時局面,和十幾年前何其相似,那時,偏安江南的大周朝廷對大金的恐懼深入骨髓,他秦會之正是因為被金人指定為了首席和議代表,才藉此逐漸掌握了朝局。
現今不管是陳伯康和淮北系內第一家族的陳家根出同源這層關係,還是早年間關於他和楚王內眷血緣關係的小道訊息,他如今都成了臨安朝內和淮北最親近的那個人。
僅僅憑著這一點,陛下都不會動他。
御座上的周帝起身,從御案後走了出來,一臉為難的停在了秦會之面前,只聽他道:“秦相.朕相信,陳公所言皆出於公心.”
得,熟知周帝脾性的秦會之僅聽這一句,便猜到了万俟卨的結局。
果然,周帝稍稍斟酌後,誠懇道:“此時想來,北伐之事,確有不妥。
朕並非畏懼城外大軍,卻實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