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一條大河波浪寬

三月初二。

夜裡戌時三刻。

逃戶村已是漆黑一片。

只有那兩間窩棚的其中一間,門縫微微漏出些許燈火。

這間窩棚不住人,平日只陳初一人進出。

窩棚一側架了幾張簡易苗床,上面蓋了一層起保溫作用的稻草簾。

草簾下的淺淺細沙裡,埋著土豆、紅薯等種薯。

土豆芽眼中已萌發出一厘米左右的芽尖,促苗過程基本完成,下一步就可以按芽點分佈切塊往田裡移植。

另一張苗床上的西紅柿種子經過催芽,也已紛紛露白。

窩棚中間,用幾塊石頭架起了塊木板,變作一張簡易工作臺。

此時陳初正湊在油燈前,搗鼓著一臺電瓶.

這些天裡,陳初不但把廂貨內的種子、工具都搬上了山,還費了好大工夫拆掉了車載電瓶、線路,甚至點菸器。

線路一端連線著電瓶正負極、一端連線點菸器,再以車載充電器插入點菸器,最後接上手機充電線

12v的鉛酸電瓶想要給額定電壓的手機電池充電,需要穩壓器。

讓陳初手搓穩壓器,他肯定做不來。

幸好,他有點菸器轉換usb介面的充電器。

“呼~”

充電線插頭插入手機充電孔前,陳初長出了一口氣,稍稍有些緊張。

隨後,手機發出‘叮咚’一聲輕響.

一束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微光自螢幕漸漸亮起。

陳初望著‘死而復生’的手機,忍不住笑了起來。

給手機充電的念頭,源於楊震、長子等人日日懇求再講《西遊記》。

但他能記請的章節早已講完,剩下的只能胡編亂造,可總有編不下去的時候。

這時陳初想起了手機裡有中華書局版的四大名著、金庸全集甚至網文小說等電子書。

不過呢,他費了這麼大的勁又不止是為了給楊震等人講故事。

更重要的是為了營銷正在培育的蔬菜.

一種全新蔬菜從出現到被人廣泛接受,過程短則三五年,長則上百年。

想要推廣開,需要引導、需要宣傳。

但當下既沒有網路,也沒有電視。

所以陳初急需一個宣傳平臺。

而大家喜聞樂見的《西遊記》不失為一個好載體,一個優秀故事具有自發性、病毒式的傳播特性。

西遊記大機率能在周邊傳播開來。

如此一來,陳初能做的手腳就多了,比如把孫猴子偷吃鎮元大仙人參果那一章《五莊觀行竊人參果》,改成《五莊觀行竊西紅柿》.

接下來,若陳初再趁勢推出書裡號稱萬年才得熟的西紅柿.

想來會引來不少好事者嚐鮮。

和皇帝、神仙有關聯的宣傳,自古以來便是商家慣用手段。

君不見,後世眾多街頭小吃鋪內的噴繪布上,言必稱康熙、乾隆和慈禧,說必提曹國舅、張果老與呂洞賓.

比起他們的生搬硬套,陳初這種植入廣告,無疑更高階些。

不過呢,12v60ah的車載電瓶只有720;他的手機電池4000毫安,*4ah=。

如果不考慮可能存在的電瓶虧電,以及點菸器、轉換充電器等電路的能量消耗,可以完成近50次充電.

當然,這是假設的完美狀況。

如果運氣不好,充個三五次電瓶就沒電了,也有可能。

為了珍惜電量,陳初一目十行快速翻看後,趁著記憶清晰,以大綱的形式把西遊記謄寫在了紙上.

亥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