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王珪大笑道:“諸位大人分析得真是太到位了,不過太子‘橫渠四句’距離我們太過遙遠,我這剛好有一件事情苦惱,陛下最近一直在說,我大唐教育應該從孩童抓起,老夫深以為然,可如何抓起,卻是毫無頭緒!”
“好在經過這麼多天的冥思苦想,終於讓我想到了一個辦法!”
“教育教育,並定先有教才有育,教既可以是教書先生,也可以是讀物!”
“教書先生我大唐做得還算是可以,村學堂、鄉學皆有,只是這適合孩童的啟蒙讀物卻是少了些,僅有《三字經》、《千字文》兩本!”
“不知道諸位大臣能否幫忙想想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或者是做一些補充!”
王珪看這些人早就不爽了,一個個不就是讀了一本太子李祐詩集就開始裝逼賣弄,就是氣不過!
你們不是想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麼?來來,先把這事解決了,要是連這事都解決不了,看你們還有什麼臉面再說這些大話!
果然,隨著王珪這個問題丟擲,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孔穎達等人臉色一變。
孩童啟蒙書籍千百年來最為經典的就這兩本,幾乎是雷打不動!
《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瞭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
至於其他的便是少得可憐!
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穿著黃袍出現在龍椅上,也正好聽到了王珪這話。
就在群臣準備朝拜的時候,李世民卻是制止道:“諸位愛卿免禮,今日咱們就先討論王侍郎提的這個問題!”
李世民想要解決世家門閥尾大不掉的問題,這段時間聽了很多李祐的想法,但是核心卻繞不開一個東西,那就是教育!
而且李世民還從李祐那裡聽到了一個很經典的話,那就是教育要從小孩子抓起!
所以改革孩童教育勢在必行!
從目前的來看《三字經》太過經典,沒有任何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適合作為話筒啟蒙讀物,但是《千字文》就不一樣了,全文一千多個字,極為繁瑣,不利於孩童理解記憶!
所以必定要集眾臣之力,一起來探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聽到李世民如此乾脆的提到這個問題,不僅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猛的一愣,就連王珪也呆住了,他剛剛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完全是想要利用這個問題來打壓一下房玄齡等人的囂張氣焰,根本就沒指望這事能夠在今日朝堂上解決,畢竟這個問題要是如何好解決的話,那他就解決了,也就不會拿到朝堂上來說。
頓時太極殿陷入了詭異的寂靜。
李世民沒理會這些,指了指王珪,道:“王侍郎,你是禮部侍郎,這事朕也跟你說過幾次了,你那便進度如何?”
王珪連忙道:“陛下,入學啟蒙讀物改變非同小可,老臣不敢擅專,還請陛下定奪!”
李世民好好奇的道:“好你個老狐狸,什麼擅專不擅專的,朕看你就是沒有相當辦法!”
王珪也不反駁,他心知這件事情的難度,同時也知道李世民也明白,所以他根本不擔心李世民為責罵他。
程知節跳出來說道:“不就是要孩童入學讀物麼?按照我說,可以把太子殿下的詩集和陛下的字帖拿來當孩童讀物不就行了麼!”
“那有你們想得那麼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