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長孫皇后,也被深深震撼!
陰妃那是隋朝舊臣之後,聽到李祐這詩,立馬想到...當初隋朝若是能體會民間百姓疾苦,恐怕也不會亡國!
長孫婉兒、崔雅則是痴迷的看著李祐,能嫁給如此才華的夫君,她們何其有幸啊!
見大殿當中,安靜得能聽到人的呼吸聲和心跳聲,李祐明白自己這波被迫裝逼很成功!
為什麼是被迫呢?
其實以李祐的性格,根本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做這些事情,之所以這樣做,完全就是想要徹底結束這場紛爭。
開弓沒有回頭箭,李祐當即朗聲道:“我大唐若想要繁榮昌盛,必須不拘一格降人才!”
“世家子弟有才需用之,寒門子弟有才更要用之!”
“文人是人才的一種,也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對文人的應用上不應該有世家、寒門觀念!”
有了之前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為鋪墊,再加上這一番話,足以震耳發聵!
最先反應過來的,便是李世民,“哈哈,祐兒此詩、此言深得朕心,朕也相信這也是最符合諸位心中所想,符合天下百姓所期待!”
“若是文人才子沒有兼濟天下之心,只想自己,徇私舞弊、黨同伐異,大唐根本沒有未來,跟別說創造盛世!”
李世民的話,大多數還是對著崔誠說的。
此刻崔誠也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歌所震撼,久久無法自拔,聽到李世民的話,不禁嘆息道:“太子殿下所言高深,所慮深遠,老夫所不能及!”
接著又對著長孫無忌道:“還請齊國公海涵,老夫剛剛的確是錯了!請原諒老夫的傲慢與偏見!”
“日後別的世家子弟,我管不著,但只要是我清河崔氏子弟,朝廷只管排程安排,我絕不發一句牢騷!”
此話一出。
就連已經上頭的長孫無忌都愣住了,酒也醒了!
靠!堂堂清河崔氏家主崔誠居然向我道歉了!
那還等什麼,趕緊借坡下驢啊!
其實他早就有些後悔和崔誠硬剛了,畢竟世家門閥對於大唐官場、文人影響巨大,他又是吏部尚書,一旦世家門閥鼓動官員、文人鬧事,他這個吏部尚書便算是做到頭了,即便李世民想保他也很難!
所以見到崔誠主動道歉,長孫無忌趕緊回應,“崔家主說笑了,您是長輩,德高望重,有意見很正常,晚輩本應該虛心聽取的!”
“剛剛也都是喝了幾杯酒,說的胡話,還請崔家主萬萬別往心裡去!”
“還是太子殿下說得對!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等文官需都有這樣的願景目標才行啊!”
安康公主聽完長孫無忌的話,頗為童真的問道:“太子哥哥,你剛剛說的是文官的願景,那武將的願景有是如何呢?”
嗯!??
李祐沒好氣的看向安康。
【這妮子不是再給咱找事麼?】
【好不容易安撫了長孫無忌、崔誠兩個,你又來!!】
【咱要是不說,到時候程知節、尉遲恭那幾個憨貨估計又要鬧事,說咱重文輕武!】
【重文輕武可不行!】
【雖說打天下靠武將,治天下靠文臣,和平時期武將就不重要?呵呵,你要是想像宋朝那樣挨欺負,那你就別管軍備!】
李世民聽到李祐的心裡話,也跟著嘀咕起來。
宋朝?
祐兒都提了好幾次了,不知道是那個國家!
不過有點祐兒說得很對,和平時期武將也很重要,就好比人富裕起來了,就會有惡人打主意,這個時候自己一定要有實力保護自己的財富!
那武將該有何願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