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得吐血!
感情他剛剛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說了半天,陛下硬是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
算了,雖然對方是皇帝呢,那就再說一遍吧。
杜如晦還能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原諒李世民。
然而就在杜如晦準備再說一遍的時候,又被李世民打斷,“再說一遍太浪費時間了,今天就到這裡吧,朕已經想到了辦法,你下去好好休息,馬上咱們君臣就要忙起來了!”
啊!
杜如晦徹底傻眼了。
陛下您玩我呢!
當即想要和李世民理論一番,但結果李世民又進入到了那種發神的狀態。
杜如晦只能是呆呆站著,心裡那個憋屈啊!
他並不知道,李世民並非是發神,而是聚精會神的聽著李祐的闡述。
【目前大唐主要有四個地域集團,並各有所尚:山東士族尚婚婭,江左士族尚人物,關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貴戚。關隴集團入隋後開始解體。李唐起自關中,唐初關隴集團消失。江左和代北士族,至唐朝已經沒落;以崔、盧、鄭、李、王為首的山東士族,雖經農民戰爭打擊,但根深蒂固。】
【就連房玄齡、魏徵都爭相與山東士族聯姻,山東士族依然保持著他們的社會地位。士族勢力的強大,對皇權不利,絕不能容忍山東士族凌駕於皇族之上。】
【勘正姓氏,修訂《氏族志》,以李唐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山東氏族崔民幹被降為第三等。】
【《氏族志》的刊正可以提高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了庶族地主,壓制了舊士族勢力,加強了皇權。】
【透過修《氏族志》,還可以使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身份,沒落門閥士族受到進一步打擊,達到了扶植庶族地主、壓抑門閥士族,加強皇權、鞏固統治的目的,為徹底否定傳統的門閥制度打下基礎。】
【至於編撰這《氏族志》的人選,申國公、太傅高士廉、御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字、禮部侍郎令狐德棻負責修訂,他們四人分別代表了代北士族、關中士族、江左士族以及山東士族,這樣比較公允、博採眾家!】
完美!
李世民擔心自己記不住,悄悄看了一眼日記副本,看到上面清晰的顯現著李祐說的話,頓時安心了許多。
等會就將這些全部都謄抄下來。
李世民打算直接就按照李祐想的這樣安排了,直接讓高士廉等四人來做這件事情就行。
不是李世民太懶,而是李祐想得太完善了,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啊!
【咱們修《氏族志》,表面上是繼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譜學傳統,實際並不如此,在魏晉南北朝時,譜籍是選官的根據,劃分門第是看歷代做官的情況而定,列為門閥的,都是累世冠冕之家,而咱們編撰《氏族志》是為了打破以往純以郡姓作為門第等差的傳統,至於劃分門第等級的標準,更不考慮過去做官的情況,只看在唐朝的官爵高下。】
【這些變化肯定會觸動了以往的門第等級,這是符合當時新舊士族階級的變化狀況,但不等於直接否定了門閥觀念,畢竟李二手下不少重臣也都是門閥出身,就連李二自己不也是隴西李氏麼?所以更多側重扶持統治集團,調和門閥間鴻溝以期保持大體平衡。】
【當然對山東氏族該打壓還是得打壓才行。】
李世民越聽越激動,就差直接跳起來拍桌子了。
“陛下?您沒事吧?”
宦官王令見李世民神色激動,猛然想起之前太子李祐問他的問題,這個時候連他都有些懷疑起來。
陛下難不成腦袋被門夾了?
王令呼喚將李世民從一種極度興奮的狀態當中拉了回來。
當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