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吳鄭王,馮陳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聽著這四字短句,大臣們頓時被吸引住了,在心中默讀,越發覺得朗朗上口,不禁連連點頭,內心也感嘆太子殿下還真有才!

李祐卻沒有停止的意思,繼續朗讀道:“孔曹嚴華,金魏陶姜。戚謝鄒喻,柏水竇章。雲蘇潘葛,奚範彭郎。魯韋昌馬,苗鳳花方。俞任袁柳,酆鮑史唐....”

這下大臣們有些被震撼住了。

“這是都是姓氏吧?太子居然記得這麼多?”

“天吶!太子殿下難道真是在腦袋裡編撰書籍麼?”

“這些四字短句,都是由姓氏組成,並且對仗工整!”

“讀起來爽朗上口,似乎比千字文更適合作為啟蒙讀物!”

“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今有我大唐太子一口成書!此事定能成為千古佳話啊!”

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被李祐的操作震驚得無以復加!

王珪失魂落魄的站著,雙眼呆呆的看著李祐,他剛剛不過是隨口一提要重新編撰一本新書,目的就是為了打壓一下房玄齡等人的囂張氣焰。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太子李祐居然真能夠現場編撰一本書出來!而且還極為適合孩童的讀物!

以天下姓氏為內容,組成四字短句,爽朗上口,易於記憶,同時也樣孩童對於姓氏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這簡直不要太完美!

孔穎達渾身顫抖,低聲道:“太子殿下莫非真是聖人轉世?”

李世民在聽到李祐將“李”排在第一的時候,臉上也是露出了欣慰笑容,嘴角微微上揚。

不錯不錯,祐兒還是很懂朕的。

李世民已經從李祐心聲中知道,百家姓第一個姓原本是趙,那是因為宋朝的皇帝姓趙,但是現在的皇帝姓李,真要是“趙錢孫李”,那可就有些不妥了,好在李祐也明白,直接改成了“李趙錢孫”!

“....嶽帥緱亢,況郈有琴。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商牟佘佴,伯賞南宮。墨哈譙笪,年愛陽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終。”

很快,李祐就完整的將《百家姓》朗讀一遍。

整個太極殿內,寂靜異常,沒有半點雜聲。

所有的大臣都被深深震撼到,唯獨李世民早就知曉,所以在李祐朗讀完後,李世民第一個帶頭叫好!

“諸位愛卿,朕以為此文當為我大唐啟蒙讀物!”

大臣們如夢初醒。

程知節最先叫了起來,“太子殿下這個好啊!太好了!雖然俺老程沒啥文化,但是也能聽懂這些,就是沒想到我大唐居然有這麼多的姓氏!”

“但是隻要給我點時間,我就一定能夠將其背下來!”

程知節的直爽,讓大臣們都笑了起來。

“盧國公說得沒錯!這文爽朗上口、易於理解,沒有那麼多的深刻含義,對於孩童的啟蒙書籍來說,真是再適合不過!”張玄素點點頭道。

尉遲恭:“沒錯沒錯,如果我那個時候是學這個,肯定就能對學習感興趣了,畢竟那個時候我想得最多的就是,為啥大家姓氏都不一樣!”

“王侍郎,你以為如何呀?”李世民刻意問道。

王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雖然他對李祐一直報有偏啊,但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認,“陛下,此文即便是三歲孩童都能輕易理解,蘊含的卻是天下姓氏,大道至簡卻有包羅萬千,臣以為此文極好!”

李世民笑著道:“如此看來,諸位愛卿對於此文沒有異議了?”

大臣們早就被征服,自然沒有任何人反對。

“太子殿下真乃是文曲星下凡!”

“以此文為啟蒙讀物,定能讓大唐孩童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