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房玄齡、杜如晦二人對於李世民的提議讚不絕口,侯君集將心中最後一絲擔憂拋之腦後!

“陛下這兩策真是聖明!”

“有陛下如此運籌帷幄,我大唐興盛指日可待!”

“不過,若是想要將義務兵役制度和軍械貿易做起來,可少不了房相、杜相二位的支援!”

聞言,房玄齡、杜如晦連連點頭。

“就算你不說,我們二人也會全力相助!共同為大唐興盛出力!”

“可以預見,若是義務兵役制度和軍械貿易能夠正常推行,這絕對會是載入史冊,留下濃墨重筆!”

公元631年,即貞觀四年,冬!

大唐正是開啟了義務兵役制度!兵部牽頭實施。

規定凡是滿十八歲大唐男子,符合服兵役條件的,必須入伍參軍四年,四年後可以選擇繼續參軍或者退役!

凡是參軍者,朝廷提供軍糧,以及統一的制式兵器,還會按照略低於十六衛軍的標準發放軍餉!

此政策一出,百姓們但凡家裡有多的男孩紛紛送進軍營!

而另外一邊,由鴻臚寺、兵部、戶部三司官員協同,開始對外接觸周邊小國,比如南詔國、臨邑國、高昌國等等!

當大唐這邊傳遞出要賣給他們軍械武器的時候。

這些國家的使臣直接都懵了,而再反應過來之後便是對大唐無盡的感謝!

不過當聽到兵部開出的價格之後,這些小國家的使臣則是被嚇傻了,一個個立馬改口,紛紛表示數目太大,他們要寫信回去請示!

此事暫時擱淺....

在大唐朝廷這邊大刀闊斧、熱火朝天行動起來的時候,李祐依舊是宅在東宮內,似乎外面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和他無光,時不時的去一趟“天上人間”樂坊聽曲,又或者冒著大雪出城,去郊外的工業園區轉轉,檢查一下各大工坊的進度!

讓李祐高興的事情便是鞭炮給弄了出來。

點燃...便是噼裡啪啦的響動,很是熱鬧!

只是煙花爆竹還沒有成功,這點李祐也不著急,看了看進展,估摸著在他成婚的時候,應該能夠搞定!

到時候直接用在成婚的那天晚上,絕對能感動死長孫婉兒和崔雅!

說到結婚。

雖然表面上看去,李祐比較淡定,其實內心裡還是緊張得不行。

沒辦法,雖然是二世為人,但是成婚這還是頭一次!

關鍵一娶就是兩個,還有好幾位紅顏知己在後面排著隊呢!

他也想弄得有些儀式感,這樣後面回憶起來也會很開心。

“獨孤謀、長孫渙!”

“殿下!”

被叫到名字的兩人,連忙從佇列當中走了出來。

“鞭炮做得很不錯,我之前都沒有給你們說,你們卻是自己給研究出來,這讓我很是欣慰啊!”

李祐本來只是想讓他們弄煙花的,但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卻是將鞭炮給弄了出來!這是之前李祐完全沒有想到的。

鞭炮在華夏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不過最開始可不是用的鞭炮,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被稱之為爆竹!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爆竿”,大概是將一根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出爆破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曆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這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藥。有人將火藥裝在竹筒裡燃放,聲音更大,從而代替了用火燒竹子的古老習俗。北宋時,中國民間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