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凌煙閣必將遭受滿朝文武、天下百姓的非議!”
對於帝師,這群大臣瞭解的並不多,所以並沒有過多的提及,但是對於五皇子李祐他們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什麼功能最大?
自然開國、從龍之功!
現場的長孫無極、房玄齡、杜如晦他們都有!
可李祐呢?
當初大唐立國的時候,李祐尚在襁褓當中,能有什麼貢獻?李世民征戰四方的時候,李祐還在地上爬,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的時候,李祐不過才十多歲的小孩!
就算是後面李祐靠著一些聰明才智做了些事情,但是和他們這些開國大臣比起來,終究還是差得遠啊!
因此,眾臣是絕對不會答應的,只要否定了李祐,那麼帝師應該也沒有戲了!
這就是這些大臣此刻心中的想法。
看著大臣們一個群情激奮的樣子,李世民並未有任何懊惱,而是嘴角微微上揚。
他和眼前這些臣子相處了十幾年,自然是明白他們的套路,既然他敢把名單拿出來,同時提出李祐和帝師這兩個選擇,他自然是有把握讓大臣們按照他的計劃來!
“諸位愛卿,你們說五皇子功勞不夠麼?”李世民淡淡說道:“那你們是不是忘記了土豆神物、造紙司、印刷司、制煙司,還有永輝超市以及昨天你們看到的鋼鐵廠?”
“你們身上穿的棉衣,家裡用的煤爐,吃的火鍋、精鹽,書寫用的白紙,上廁所用的紙張...這些那樣不是李祐創造出來的?”
“這些你們都忘了?還是說在朕面前裝失憶?”
李世民語氣很平淡,但一字一句都夾雜著皇帝威嚴。
聞言,眾臣誠惶誠恐,不敢再隨意說話。
李世民橫掃一眼,繼續說道:“你們說得沒錯,五皇子李祐於開國無功,但如今已經是貞觀三年,這些兩年來五皇子李祐立下來的功勞,是你們所有人功勞加在一起都不夠比的!”
“經濟、政治、文化、軍事上皆有建樹,朕說一句不怕得罪你們的話,正是有祐兒在,你們才能如此輕鬆!”
“你們捫心自問,若是沒有李祐做的這些,我大唐有如今的盛世出現的景象麼?”
李世民這一番話下來,懟得眾臣無話可說,他們腦海裡都開始回憶這過去的一兩年!
房玄齡作為中書令、杜如晦是尚書左僕射,他們二人是對這一切最為了解的人!
單單從財政收入這一塊,今年的稅收收入比去年直接翻了五倍還多,比前年更是多出了十倍!
這樣爆炸式的增長是相當恐怖的!
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發展,土豆、精鹽、灌溉水車、精鹽....這些都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想到這裡!
房玄齡、杜如晦包括其他大臣都有些汗顏!
如此算來,將五皇子李祐立為凌煙閣二十五功臣榜首似乎也沒有問題!
見一眾大臣沒有繼續發言反對,李世民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隨機繼續說道:“在朕心裡,祐兒絕對有資格成為凌煙閣功臣榜首,不過朕也明白你們說得也有道理!”
“祐兒還年輕,即便有蓋世功勳,過早讓他拔高,並不利於他成長!”
“再說了他是皇室子弟,怎麼可能入臣子之列呢!”
“帝師這些年指點朕頗多神策,從平胡十策、鐵鍋計劃、陌刀、特種作戰等等,皆是出於帝師,朕以為將帝師列為凌煙閣榜首最為合適!”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說完,李世民在名單上寫上帝師二字後,瀟灑離去。
留下一臉矇蔽的眾臣,過了良久,長孫無忌第一個帶頭,恭敬道:“陛下英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