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的話直接讓甘露殿頓時一靜。
李世民則是陷入沉思。
是啊!
開倉賑災、全國調糧、鄰國買糧,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接下來河南道該怎麼辦?
百姓們未來的生計怎麼辦?
糧食絕收,那將意味著百姓一年都沒有收入,時間一久,自然會生變!
杜如晦無奈搖頭,“房大人所顧慮的確存在,也不知道這場旱災什麼時候過去,短著一年,若大旱持續,兩年乃至三年,恐怕真就成了赤地千里、飢殍遍地走!”
“可這乃天災,即便是朝廷恐怕也拿不出好的辦法。”
長孫無忌也是頭疼搖頭,一時間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如果是小旱,咬咬牙也就過去了,可若是大旱持續,那可真是要人命了。
這也是歷朝歷代當權者最為糟心的事情。
而且一旦處理不好,根本不需要有人攛掇、慫恿,百姓無田可種就會從災民變流民,流民生亂便是流寇,流寇一多....那就成匪患了!
李世民眉頭緊皺,很自然他就想到了李祐,這幾乎是條件反射,畢竟再難的問題在李祐哪裡似乎就不叫事。
再說了李祐手裡可是還有玉米這得好東西的。
倘若能將玉米從李祐哪裡弄來....不不....或許直接讓祐兒去河南道推廣玉米最為合適。
要想種玉米,就得解決乾旱問題,所以只要說服祐兒去河南道推廣玉米,那事情不就一起解決了麼!
想到這裡,李世民的眼睛越來越明亮。
他很清楚,如果直接跟李祐講,讓李祐去解決乾旱,對方絕對不甘,頂多就是捐點錢而已,解決不了乾旱問題。
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李世民心裡莫名對李祐有信心,覺得即便是乾旱李祐也能搞得定。
還好李祐聽到不到李世民心裡所想,要是能夠聽到的話,估計能直接跳腳,畢竟解決乾旱問題,這已經屬於是和天鬥法的範疇了。
很快,李世民便在心裡做出了決定,河南道的旱災肯定是要解決的,並且只有李祐才有能力徹底解決。
於是便開口道:“三位愛卿,關於賑災之後如何做,你們容朕再想想,你們先把經歷都用在賑災上,朕給你們的要求只有一個,不許河南道有一個百姓因旱災沒糧而餓死!”
“過去你們可以給朕說,國庫空虛,糧倉不滿,現在這些都不再是理由!”
“是,陛下!”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見李世民如此嚴肅,內心也是一緊,肩膀上的責任又重了許多。
從甘露殿出來。
長孫無忌連忙道:“房相、杜相,我還得去挑選前往河南道監督的特使,就先走一步!”
“關於糧食調動、買糧的事情就拜託兩位了!”
房玄齡、杜如晦連連點頭。
“長孫大人請放心,我和克明這幾天都會在尚書省辦公,並且親自盯著糧食的事情!”
“此時不光是陛下重視,關鍵天下百姓都看著我們的,若是處理不好,損失的是名聲!”
長孫無忌拱手道:“多謝!”
說罷,長孫無忌快步離開。
接著房玄齡、杜如晦便一同前往尚書省衙門。
“玄齡,遺愛那孩子如何了?”杜如晦關心問道。
房玄齡點點頭,“性命算是保住了,就是身體有些虛弱,而且腳傷今後怕是會留下些後遺症,好在有孫神醫照料,恢復還算是快!”
“這次真是多謝太子殿下了,要不是殿下,遺愛這孩子怕是真的沒了。”
“的確,太子殿下看似紈絝、懶散,但卻是心地善良。”杜如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