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最近父皇最喜歡去哪個宮殿啊?我來猜猜立政殿?承香殿?”

“我可是聽說,宮裡最近又召了好幾個年輕漂亮的妃子?”

“父皇每天都這樣認真批閱奏章麼?會不會偷懶?”

.....

李祐閒得蛋疼,抓住宦官王令就一頓猛問,雖然問的都是李世民的一些日常,但是問法卻有些偏了。

王令很多問題都不好回答,記得不行。

但很顯然李祐可沒打算放過他,繼續各種八卦。

就在王令都快要被問哭的時候。

杜如晦走了進來,李祐這才停止了詢問,而王令無疑是鬆了一口氣,向杜如晦投去感謝的目光。

李世民早就受夠了李祐在邊上打聽自己的隱私,剛好杜如晦進來,緩解了尷尬氛圍。

“克明,你來甘露殿有何事情?”

杜如晦連忙道:“陛下,北境十三州縣來訊息了,缺糧的問題已經解決,而且各州縣主官親自帶著百姓開墾糧田,現在北境的百姓,有糧食吃,有田種,明年糧食情況就會徹底好轉!”

聽到這個訊息,李世民的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好啊!朕總歸是沒有白忙活一場,百姓有糧吃,有地種,那就亂不了!”

“陛下說的是!”杜如晦繼續說道:“這此北境缺糧事件,幕後的始作俑者就是太原王氏,即便我們有足夠的官糧出售,穩定糧價,但是王家依舊沒有損失什麼,反而是擁有最多的糧食以及最好的糧田,難道朝廷這邊真是一點懲罰也不給他們麼?”

“若是不加以懲戒,臣以為日後太原王氏還會做出更加嚴重的事情來!而且其他世家門閥見朝廷沒有反應,說不定也會有樣學樣,到時候朝廷威嚴全無,如何管理天下啊!”

聽到杜如晦的話,李世民低頭沉默起來。

他何嘗不知道這個危害。

這一次太原王氏所作所為,讓李世民對世家門閥徹底死心,要知道太原王氏可是在大唐對鐵勒動手的時候搞的事情,這無疑是在後方放火,稍有不慎,很可能導致兵敗!

低價收購糧食、吞併糧田,導致上百萬百姓缺糧,不少百姓活活餓死。

簡直是誤國害民!

這樣的世家門閥存在,絕對是大唐的蛀蟲!

但....

現在還不到動世家門閥的時候,李世民真的很想拍案而起,然後將那些平日裡作惡多端的世家門閥一網打盡,可理智告訴他一旦現在動手,那麼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費了,而且還及其容易導致大唐再次陷入戰亂!

“克明,此事太過重要,稍有差池恐怕會造成更大的戰亂,這幾年百姓好不容易迎來了太平,若是因此再引起戰亂,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世家門閥的事情暫時先放一放吧。”

聽到李世民的話,杜如晦神色暗了一些,同時嘆息一口氣。

旁邊的李祐看到李世民、杜如晦的樣子,當即翻了個白眼。

【李二真是越來越慫了,這些世家門閥不過是紙老虎而已。】

【當然了,咱也不能說李二選擇苟住別浪的策略是錯的,畢竟穩定的國家環境肯定比戰亂動盪的環境好太多了。】

【科舉制度實行這麼多年了,寒門子弟才剛剛發力,新華書屋的書籍以及字典這些也才流通起來,聽說長孫無忌這段時間一直在進行吏治改革,這些東西的威力都還沒有真正的顯露出來。】

【如果咱記得不錯的話,目前朝堂上絕大多數的官員還是世家門閥子弟,別看李二和房玄齡、杜如晦他們掌控中樞,但真正執行的還得考底層和中層官員。】

【若是直接和世家門閥翻臉,這些世家子弟出身的官員都罷工,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