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下也是應該的!”
“不過在你們休假之前,朕還有幾件重要事情和你們商議!”
李世民無比嚴肅道。
“陛下請講!”
眾大臣面面相覷,也不知道李世民這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直接走一步看一步。
李世民點點頭,目光率先鎖定戴胄。
“戴胄,你當戶部尚書已經三年了吧?”
戴胄連忙回道:“臣是貞觀初年代理戶部,貞觀二年年初正式接手戶部,共計三年零一個月!”
李世民頷首道:“這三年來,朝廷每逢水旱災害,全靠正倉撥糧賑災,但正倉存糧有限,遠遠解決不了問題,貞觀二年,是你上表,建議效仿隋朝,設立義倉,讓官員、百姓繳納糧食,以備饑荒,讓我大唐百姓因饑荒餓死大大減少!”
“貞觀三年,朕打算重修洛陽宮,又是你進諫,說‘關中、河西都在增置軍隊,此前又在修復九成宮,丁壯被役使殆盡,現在還能剩下多少呢?如今戰亂平息不久,民間人口短缺,一人服役,全家廢於農事。一家盡力勞作,也難以維持生計,擔心這會引起百姓的怨恨。’朕大為讚許!”
“戴胄你與朕並無骨肉之親,卻能忠直體國,知無不言,朕欽佩你對大唐江山一片赤誠之心。””
“你寫的《諫修洛陽宮表》《請建義倉疏》這兩份奏章,朕可都珍藏著呢!”
“陛下!”聽到李世民說這一番話,戴胄頓時感激不已。
“克明!”李世民轉身看向杜如晦。
“你自晉陽起兵後,便成為朕的幕府謀臣,跟著朕平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叛亂,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運籌帷幄,為時人所敬服。”
“文學館建立後,你位列十八學士之首。”
“貞觀元年玄武門之變,與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侯君集五人論功第一,朕即位後,歷任兵部尚書、檢校侍中、吏部尚書,遷右僕射,配合房玄齡同心輔政,負責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並稱“房謀杜斷”。”
“你之前不是上書要大力選拔人才麼?朕建議你多和太子溝通一下,早日拿出一個章程來!”
“在朕看來你識量清舉,神彩凝映,德宣內外,聲溢廟堂。材推棟樑,謀猷經遠,綢繆帷帳,經綸霸圖;學綜經籍,德範光茂,隱犯同致,忠讜日聞。”
李世民話音落下,杜如晦已經潸然淚下!
可李世民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下一個。
“玄齡!”
“你也是晉陽起兵後,跟隨朕的,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是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
“你在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負責管理文牘,每逢軍書奏章,停馬立成,文字簡約,義理豐厚,太上皇對你深加歎賞,曾對侍臣講:“這個人深重地瞭解機宜,足能委以重任,每當替秦王陳說事務,一定能瞭解人性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對面說話一樣!”
“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朕即位後,你負責綜理朝政,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
“這些年來你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
“如今大唐長治久安,你時刻不忘創業之難,警鐘長鳴,力戒驕奢淫逸,以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重視吏治,在選舉官吏的問題上,主張“量才授職,務省官員,無為而治。”並忠實地貫徹了他這一思想,大力簡政,並省官吏,於是所配置的文武官員總六百四十員”。
“你精減官吏的做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