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核標準,又有了考核等級,那邊對應進行獎賞即可!】

【比如:獲得上上、上中、上下等級的,可以加官進爵,至於加多少,依照級別而定,獲得中上、中中、中下的,可以增加俸祿,而獲得下上、下中甚至是下下者,罷官免爵,減少俸祿,嚴重者直接流放!】

【又比如:連續獲得上等以上評級,五品官員直接晉升一階!連續獲得中等評級的,可以平調至更好的崗位,若是連續獲得下等評級的...那沒啥好說的,直接一擼到底,提出‘公務員’序列!】

嘶~

雖然嚴格了點,但很合理啊!

過去要是有人犯事了,不是這個站出來求情,就是另外一個出來求情,還會細數什麼功績!

有些時候李世民也分辨不清楚,這些人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但是若按照李祐這個辦法,那事情便簡單了,所有官員幹得好不好,不是他自己說的,而是評價出來的,周圍同僚的評價、上官的評價、以及百姓的評價,每年的評級都有依據可查。

真要是到了要罷黜的時候,那基本上是沒救了,誰也無法說什麼!

李祐的心聲,彷彿給李世民開啟了一扇新世界大門。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感覺到,進行吏治是如此的簡單!

其實李祐講述的這些可不是他胡編亂造而來,而是大唐在未來幾百年裡總結出來,最適合當下大唐的官員選拔考核管理制度!

而這考課制度乃是李世民總結了十多年,在貞觀末期才提出來的,李祐不過是將這‘考課’提前說出來而已!

大唐帝國系銳意進取的王道政治實踐者,統治者系“大有為之君”,新朝甫立,其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比較來說是很有利於帝國主要財富創造者農人群眾生存和生活的“均田制”,以及比較起來算是”輕徭薄賦性質的“租庸調製”,這種國策舉措的實施遂行,給地方官員的才智慧力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自然考課起來也是極其尤其針對性的。

總之一句話,‘考課’很適合現在的大唐!

李世民在聽完這些後,心裡便早已有了決斷,他回去之後要立刻召集大臣,商議這‘考課’制度。

不過對於現有官員的選拔管理說了,那麼另外一部分又當如何?

李世民記得很清楚,李祐講了‘選拔’分為兩部分!

他現在迫切想要知道第二部分!

【算了,李二現在連第一部分都還沒有做好,這第二部分怕是更難!】

【其實相比於‘考課’制度,咱還知道更為先進的管理制度,可惜現在就拿出來,說不定還得起到反作用!】

【李二啊李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啊!】

額....

李世民傻眼了,心裡突然很難受。

感覺是他褲子都脫了,結果啥也沒有了。

但李祐若是不願意講的話,他也沒辦法詢問。

看來朕只有先將第一部分做好,或許到時候就能讓祐兒想到第二部分,甚至更加先進的制度來!

李祐看著李世民,李世民看著李祐,父子兩個就這麼你看我,我看你。

【李二這傢伙還想幹嘛?】

【哦哦!光想著吏治的事情了,都忘記咱和李二是在聊馬周了。】

【馬周去澤州,咱倒是沒啥意見,不過馬周後,這禮部侍郎誰來當?禮部又誰來掌管?該不會讓我這個禮部尚書來幹吧?】

【那咱可不幹啊!】

李世民聽到這話,頓時明白過來。

“祐兒,你覺得馬周走了之後,這禮部侍郎的位置又誰來幹呢?”

【嗯?這李二怕不是咱肚子裡面的蛔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