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傷了他們,使他們不敢再輕易冒頭。
李實誠的出現徹底打破了戰局,原本襲向馮小龍的重機槍手改為襲擊李實誠,想要壓制李實誠的火力。
馮小龍趁著這個機會身子在地上連續滾動,躲在了一顆樹身後,端起槍繼續朝兩點鐘方向射擊。
一時間敵我雙方似乎打了個平手,可敵人畢竟是職業軍人、常年在戰場上討生活的傭兵,再加上數量上佔據了優勢,很快就再次佔據了上風。
馮小龍和李實誠再次啞火,敵人除了重火力手外其他三人也開始找機會靠近馮小龍、李實誠,來到了更加有利的地形,片刻之後他們就能擊殺馮小龍、李實態。
不過,趙國慶是絕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
之前一直沒有開槍是因為趙國慶也在尋找著最佳的射擊角度,此時他隱藏於馮小龍的四點鐘方向,距離馮小龍兩點鐘方向的傭兵不過一百米,只是他要獵殺的目標卻是相距更遠的重火力手。
一百五十米,東南風向,風速每秒三米..。
趙國慶修正著槍支的角度,暗暗計算著一切有可能影響子彈命中目標的因素,擁有十足的把握後扣動了板機。
“噗!”這一槍非常的完美,子彈擊中了敵人機槍手的腦袋,重機槍聲瞬間啞火。
敵人的機槍聲一停下來,馮小龍、李實誠的槍立馬再次吐出了火舌,出其不意的反擊一舉擊斃了十點鐘和十一點鐘方向的敵人,而這時趙國慶第二次扣動板機,目標是距離不到百米的最後一名傭兵。
不到百米的距離,趙國慶甚至不需要去刻意的去修正風向等因素,子彈輕易的就擊中目標的腦袋。
從第一聲槍響起到戰鬥結束,整個過程還不到三分鐘。
這是趙國慶三人第一次以蕭教官提議的戰鬥小組進行戰鬥,取出了驚人的效果,三人之間的合作無形提升了一個檔次,成了克敵致勝的鐵三角。
槍聲會引來附近搜查的連隊或者其他敵人,趙國慶三人則以最快的速度打掃戰場,收集了敵人的武器裝備。
趙國慶使用的依然是部隊裡面的狙擊步槍,只可惜槍裡面只剩下三顆子彈,打光之後這把槍也就失去了戰鬥意義,因此他背了一把美式全自動步槍做為後備槍枝。
李實誠的機槍子彈也在剛剛的戰鬥中將近打光,他索性換了敵人的重機槍,這把槍配備了數百發子彈,讓他不用再為子彈會被打光而擔心。
馮小龍只取了幾隻填滿子彈的彈匣做為備用,又拿了幾顆手雷後就算了事。
除了武器裝備外,三人還從屍體上找到了一些壓縮餅乾、肉罐頭和水。
這些東西徹底解決了趙國慶三人的早餐問題,使他們能夠保持充足的體力迎接以後的戰鬥。
接下來三人再次以之前的作戰隊形前進,馮小龍走在最前面擔任尖兵、李實誠抱著重機槍做為後援、趙國慶擔任狙擊手掌控全域性。
剛剛走出戰鬥過的山溝沒有多遠,趙國慶的腳步就突然間停了下來,學鳥叫了兩聲。
這是三人事先商量好的暗號,兩聲表示有危險,三聲表示危險解除。沒有通訊器,暗號成為了趙國慶三人作戰時有效的溝通手段。
聽到暗號聲,馮小龍和李實誠就立即找地方隱蔽了起來,警覺地觀察著四周的一切。
前面是一片密集的山林,別說是藏幾個人了,就算是藏一個連隊在裡面都不容易被發現,這就是為什麼趙國慶突然發出危險訊號的原因。
趙國慶扭頭來回看了看,敏捷地攀上了身邊的一顆高大山石上,身體貼著石壁端起狙擊步槍利用上面的瞄準鏡觀察對面的山林。
在瞄準鏡之下景物被放大,趙國慶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地方。
山林內,一處草叢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