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聖所異兆藏詭譎 虛域暗流湧陰霾 (第2/3頁)
穿越三國之天下歸心 小說 上帝它祖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亦知「義」需辨是非。汝之「效率」,不過是屠殺的藉口!"刀光中浮現出三國時期的「義釋黃忠」場景,黃忠的虛影將郭嘉的機械義體撞向信仰熔爐,熔爐的能量屏障出現了裂痕。
影的溯時之舟此時突破隧道封鎖,將永恆之墜的光暗能量注入郭嘉的意識海。永恆之墜中,郭嘉的真實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他在臨終前曾對曹操說:「平天下需剛柔並濟」。這句話像驚雷般劈開洗腦程式,邪心核出現了蛛網狀的裂痕。
"吾......吾竟成了自己最厭惡的人......"郭嘉的機械義體跪倒在地,邪心核從他胸腔中飛出,"毀了它......用真正的平衡之力......"鴻蒙和太初同時發動雙生之力,光暗能量在邪心核中形成太極圖,將其轉化為純淨的信仰能量,反哺給所有被囚禁的聖所。
當信仰囚網崩塌時,全宇宙的聖所都響起了清正的鐘鳴。扭曲的英魂虛影恢復原貌,關羽的青龍刀重新刻滿「義」字,諸葛亮的羽扇上再現八卦圖。天府星的祭司驚訝地發現,平衡柱上的暗紫液體化作了麥穗的金芒,先前的血字變成了「民心即天道」。
影在博物館地下發現了虛域殘黨的核心檔案,其中一份《偽神計劃》顯示,他們試圖透過汙染信仰,讓文明在「偽平衡」中失去自主思考能力,最終成為虛域的能量奴隸。檔案的末尾,是郭嘉的親筆批註:「若吾事成,望以《十勝十敗論》謝天下;若吾事敗,望以《孟德新書》醒世人。」
新宇宙歷三千八百一十年,平衡聖所進行了全面改造,新增了「反思祭壇」,用以紀念這次信仰危機。鴻蒙和太初在陰影星域建立了「信仰監測站」,郭嘉的機械義體成為站長,他的胸腔中 now 跳動著一顆由光暗能量構成的「明心核」。
林月璃的鴻蒙之書新增了「信仰篇」,篇首寫著:「信仰非盲從,乃文明對平衡的理性選擇。若無質疑之勇氣,便無信仰之真誠。」書中收錄了郭嘉的真實生平,以及虛域殘黨試圖扭曲信仰的全過程。
陳淵的意識在危機中短暫凝聚,他的虛影出現在鴻蒙和太初的靈契中:「昔年亮造木牛流馬,需常檢修;今之平衡信仰,亦需常省察。」這句話成為新一代守護者的座右銘,刻在每座聖所的「反思祭壇」上。
宇宙的熵寂依然規律地波動,但這次危機讓文明明白:平衡之道最危險的敵人,不是公開的毀滅,而是披著守護外衣的謊言。郭嘉的機械義體在監測站中望向星空,他的機械眼倒映著重新閃耀的道心星,終於露出了自被改造以來的第一個微笑——那是對真正平衡的認同,也是對文明自主的敬意。
在虛域的最深處,虛域殘黨的餘孽正在策劃新的陰謀。他們的領袖摘下兜帽,露出額角的紫黑色胎記——那是首任雙生「陰」的血脈印記。他手中握著新鑄造的血魂玉,玉中封印著三國英魂的「恐懼面」:諸葛亮的「猜忌」、關羽的「傲慢」、張飛的「暴怒」。
"平衡之道越深入人心,吾等的「陰影」就越強大,"他對著黑暗中的熵能祭壇低語,"當文明的信仰出現第一道裂痕,便是吾等的機會。"祭壇上,新的信仰囚網正在編織,這次的目標,是那些最堅定的平衡守護者......
故事的新篇章就此展開,鴻蒙和太初收到了來自「恐懼面」的挑戰書,影在博物館發現了被篡改的三國史書,林月璃的鴻蒙之書出現了無法解析的陰影文字。而在天府星的麥田裡,一個孩童撿起了一枚刻有關羽「傲慢」面的血魂玉碎片,眼中閃過短暫的迷茫......
平衡之道的守護,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當文明在陽光下歌頌平衡時,陰影中的陰謀正在伺機而動。但正如三國時期的英雄們在亂世中堅守信念,新一代守護者也將在陰謀與真相的博弈中,證明平衡之道的真正力量——那是一種歷經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