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的早上,金海接了三個電話。
第一個電話是張迷糊打來的,張迷糊說:“仁兄,你我既然已經定交,何不趁此良辰到我家中一聚,我今晚在家中略備薄酒,想與兄共謀一醉,可乎?”
金海憋著笑回答道:“可以。”
張迷糊接著說:“既如此,屆時我讓我五女婿去車親迎。”
金海笑著回答,“好。”
還沒等兩人結束通話電話,電話中傳來一女子的罵聲,“你特麼請人吃飯,就不能說句人話,天天之乎者也,再乎我乎你臉上。”張迷糊匆忙結束通話。
聽著對面傳來的嘟嘟聲,金海笑得肚子都疼了。
第二個電話,是羊倌兒打來的。羊倌兒在省城開了一家山貨店,生意有聲有色,這次給金海打電話,是讓金海參加他兒子的結婚典禮的。羊倌兒兒子不到二十就結婚,這是著急抱孫子啊。金海自然答應。
當初,金海廣州賣人參回來,和羊倌兒在玉安縣城裡合夥開了一家山貨店,一個負責收,一個負責賣,生意越做越好,山貨店就開到了省城!羊倌兒之後再婚,人過四十又生了個兒子
第三個電話,是李偉國打來的,李偉。國告訴金海,農曆二月二十五,縣裡要對上次的見義勇為行為進行表彰。到時李偉國和另一村民開車去,讓金海穿的帥一點。
金海隨手把手機扔在櫃蓋上,心說手機這東西果然還是得有。前天找到的手機充的電,今天就接了三個電話。
日常餵驢,餵雞鴨鵝,掃院子,照顧大棚,吃早飯,調戲老伴兒。
忽然聽到院門外有人喊,“金海兒在家沒?”
金海趴在窗臺上往外看,見到一個精神矍鑠的老太太,不算太高,不算太胖,身上穿件老式對襟藍棉襖,頭上扎著髮髻,在院門外站著呢!正是蔡神婆。
金海兩口子馬上下地穿鞋迎出院子去接。
金海口中大聲說道,“哎呀老人家,今天怎麼得空到我家裡來啊!”
蔡神婆笑吟吟的,眼中神光流動,對金海說:“整天忙著給人看事兒,有些累了。我這跟人說好要休息五天,今天是第二天,到你這兒來看看。”
金海連忙說:“歡迎,歡迎!”然後就和四嬸上前攙著蔡神婆進屋。
進了屋子,玉芬幫蔡神婆脫鞋上炕,一連串的好吃好喝的端了上來。
有人問,金海明明知道蔡神婆那一套都是故弄玄虛的,為何還對她如此客氣呢?
首先,蔡神婆年齡大,已經七十五歲了,敬老總沒有錯吧。
其次,出馬仙也好,保家仙也罷,金海並不排斥,只要是做善事,成善果,他都喜聞樂見。蔡神婆出馬十幾年也算救人無數,不管手段怎樣,反正給人治好了病,別人也願意相信。
第三,蔡神婆有底線,她不治實病,不把醫院裡的活搶到自己手上,耽誤人家病情。兩口子鬧彆扭,她勸和不勸離。婆媳鬧矛盾,她以神鬼之說化解……也算是導人向善。
第四,蔡神婆有兩樣真本事,一個是治療蛇盤瘡,蔡神婆用老墨水在人身上按照瘡痕畫線,竟然可以把蛇盤瘡治好。另一個是治療小孩子驚厥夜哭,畫一道符,燒成紙灰,放入杯子裡,用深井水沖服,孩子當夜便好。
金海佩服蔡神婆的隨機應變,也敬重蔡神婆教化世人,所以雖然他對蔡神婆故弄玄虛那一套心知肚明,卻從不揭穿。況且金海自己也時不常故弄玄虛一把,倆人五十步笑一百步,就新媳婦吃白肉——誰(肥)也別說誰(肥)了。
此時蔡神婆盤腿坐在金海家炕上,面色慈祥,如果不注意蔡神婆眼中是不是閃過的精光,這就是個普通的東北農村老太太。
幾人先是閒話家常,接著又聊起過去當今,最後才轉入正題。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