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嚴先生。”由葉景辰帶頭,一群小崽子一起給嚴詡問好。

“見過太子殿下,諸位殿下!”嚴詡也向這一群小孩子頷首。

這麼多小崽子,究竟哪一個才是給他寫信的?

早膳之時,因為有嚴詡這個外人在,大家秉持著‘食不言’,沉默的用完了早膳。

休息片刻之後,就到了早課時間。

因為孤竹先生要來文華殿上課的事情是三日前就決定好的,所以今日文華殿中除了他們這些學生,東宮所有的侍讀和講師都到場了,就連皇帝也打算旁聽片刻。

這一堂課不只葉景辰他們期待,侍讀和講師們也都很期待,嚴詡本人也是自從三天前就開始準備了。

在這三天的時間裡,葉景辰一直都在猜測嚴詡會講什麼,並且提前給小崽子們押了題。

謝長安跟他說過嚴詡的治世之道,也找到了一些嚴詡早年間流傳的書稿,根據謝長安的敘述,以及嚴詡書稿之中透露出來的思想,葉景辰大概能確認,嚴詡比較崇尚道家和法家的某些學說。

同韓非子一樣,嚴詡比較認同道、法、術、勢相結合的理論,只不過跟韓子不同的是,他並不認同君權神授,不認同君主專制,也不認為君王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葉景辰根據他的思想理念,選了幾篇在後世看來都十分有遠見的法學著作,提前讓小崽子們預習了,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各自用自己的感想辯證了一番。

“今日,臣為諸位殿下講解韓子的《大體》。”

“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

熟悉的開篇令所有的小崽子都動容,他們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葉景辰。

葉景辰給他們準備了好幾篇法家經典著作,韓子的《大體》正是其中之一。

韓子的《大體》是一篇將道家的自然主義和法家的實用主義相結合的治世著作,是韓子對國家治理和個人行為的深刻見解。

大體可以解釋為大局觀。

為君者,大局觀是必須要具備的政治素養,葉景辰一直都在培養他們的大局觀。

嚴詡為今日準備的十分充分,每一句釋義都解釋的言簡意賅,又通俗易懂,至少,比葉景辰給小崽子們講解的時候要簡潔的多,卻又不失深度。

皇帝是個大忙人,只是旁聽了一刻鐘,確認嚴詡沒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就帶著人離開了。

他的離開沒有驚動任何人,嚴詡講課一點都不拖拉,也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就連最不喜歡讀書的雲舒,也聽進去了。

當嚴詡講解完所有的釋義之後,他就開始提問了,第一個問的就是葉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