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再等等,等你及冠,就不能再像現在這樣藏拙了。”皇帝笑著說。

“父皇放心,我清楚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一日都不敢懈怠!”葉景辰拍著胸脯保證。

把他爹哄好之後,嘴上說著不敢懈怠的太子殿下,轉頭就因為晚上看話本子看太晚,第二天在嚴詡的課上打瞌睡,被嚴詡抓了個正著,還一狀告到了皇帝那裡。

皇帝以為葉景辰是在故意實施他藏拙的大計,當著嚴詡的面假意訓斥了他一頓,轉頭就給東宮賞賜了不少東西。

在皇帝同意之後,葉景銘拜了嚴詡為師,並且入吏部歷練。

不過因為他年紀尚小,所以只領了一個主事的職。

吏部主事只是個正六品,主要負責文職官員的管理,但他既是皇子,又是嚴詡的弟子,吏部誰敢小瞧他?

不但吏部無人敢小瞧,朝堂的風向也有所變化。

吏部本來就是六部之首,嚴詡貴為吏部尚書,又是清流派的主事人,皇帝也對他頗為寬容,他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經不在王相之下。

他這樣一個位高權重之人,卻收了二皇子為弟子,在這個時代,師徒等同於父子,嚴詡的行為在有心之人看來就是他站隊的表現。

儲君至今都名聲不顯,二皇子卻已經有了吏部尚書的支援,怎麼看,都是二皇子更勝一籌。

陛下雖然有七位皇子,卻只有二皇子入朝堂,位高之人尚且能沉的住氣,那些位置不太高的,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就按捺不住了。

有人想要在二皇子面前先混個眼熟,有人則比較乾脆,直接遞投名狀。

面對心思各異的人,葉景銘一視同仁,對於他們的示好,不冷落,也不過分親近,表現的非常沉穩,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

每過幾天,下職之後,他就會去東宮找葉景辰,告訴他,有哪些人在接觸他,又接觸到什麼程度。

葉景辰知道那些人的名字之後,就會去調查他們,等下次葉景銘再來之時,葉景辰會跟他一起根據調查得來的資訊分析對方的能力、品性以及立場,由此來判斷對方是否值得相交。

嚴詡對葉景銘這個弟子很是喜愛,在官署辦公時,一般都會將葉景銘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他教導葉景銘並非一味的灌輸他的理念和為人處事之道,同時也很在意葉景銘的看法,兩人以探討為主。

旁人見了都以為嚴詡是因為葉景銘皇子的身份才會如此客氣,甚至還有人在背後議論說‘孤竹先生’入朝之後就深諳溜鬚拍馬之道,一點也不孤傲和直接了。

後來這些言論傳到嚴詡耳朵裡,他也沒解釋什麼,只是一笑了之。

葉景銘剛入吏部時,吏部上下雖然因為他皇子的身份對他很恭敬,但也難免會因為他年紀小而存有糊弄的心思,但葉景銘學習能力很強,只在最開始吃過幾次小虧,很快就不動聲色的反擊回去了,並且很快在吏部站穩腳跟。

從一開始需要皇子的身份,到最後讓人忽略他皇子的身份,葉景銘只用了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