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爭風吃醋 (第2/2頁)
我把他們忽悠瘸了356 陸少曦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安時,偶爾也會討論,皇帝聽得多了,不知不覺間早就被影響,自然就再也看不上那些一板一眼,沒有任何新意的策論。
皇帝在殿上就吳擇明的策論考教了他一番,吳擇明絲毫不怯場,應對自如,聖心大悅,欽點了他為探花。
雖然他很年輕,但他策論做的漂亮,殿上與皇帝的對答也被所有考生看在眼裡,他提出的民生七解每一解都並非空談,而是可以落到實處的,無人不服。
甚至還有考生覺得,如果不是他太年輕,且會試名次只得了個十一名,估計就不是探花了,狀元或者榜眼都有可能。
十六歲的探花郎,殿試結果一出,吳擇明名揚九州,風頭一時無兩,連顧北塵都被蓋過去了。
吳擇明中了探花,不但禮部尚書面上有光,尚書府門庭若市,連東宮也成了話題的中心。
畢竟,吳擇明自十歲起就成了東宮的伴讀,能有今日的成就,東宮功不可沒。
到了這時,有心人才發現,東宮儲君如今雖然已經十四歲了,卻還從未正式入過朝堂,在百官面前亮過相!
細思之下,他們發現太子殿下除了六年前拿著一朵花爬太極殿的臺階之時,與百官打過照面之外,再就只是在皇城裡的一間普通茶館出現過一次,之後就只出現在陛下的口中,只知道陛下時常誇他至純至孝,他們大部分人卻連儲君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極有可能相見卻不相識。
這樣一想,倒是又給東宮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殿試名次定了之後,就該輪到給三甲進士授官了。
吳擇明不但是探花郎,還是禮部尚書的嫡長子,聖眷正濃,入翰林院是板上釘釘之事,然而最後陛下給他授予的官職卻讓所有人都驚訝。
幽州北平郡郡守。
翰林院編修只是正七品的官職,且更偏向於榮譽職位,一郡之首卻是正四品,有實權。
自大淵立國以來,從來沒有今科進士直接被授予郡守一職的先例,這顯然是不符合規矩的。
從翰林院編修到北平郡郡守,正七品到正四品,這都不是三連升,而是直接六連升了。
若是別的郡,哪怕他是禮部尚書嫡子,是東宮伴讀,哪怕聖眷再濃,都會被言官和御史的唾沫星子淹死,但是幽州北平郡那個地方——
授官的旨意下達之後,文武百官也不知道是該對父子兩說‘恭喜’,還是說‘保重’。
幽州北平郡乃是北疆的最後一道防線,直面北蠻。且不提那裡惡劣的氣候環境,若是北疆邊防失守,北平郡首當其衝。
此前歷任北平郡守,都是軍伍出身,經歷過戰場廝殺的,像吳擇明這種從小在溫柔鄉里長大的貴公子,去了北平郡豈不是小白兔掉入了狼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