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舟與水 (第2/2頁)
我把他們忽悠瘸了356 陸少曦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種小事了。
“太子殿下打算從何處著手?”他問。
“我怎麼知道?多半是王家吧!”謝長安跪在地上漫不經心的說。
怎麼還不叫他起來?他還這麼小呢,也不怕他把膝蓋跪傷了!
“太子殿下想做什麼事,你全力配合他就是了,等到你二叔、三叔歸家,我會跟他們通氣的。”謝少陵說。
繼召謝少陵回皇城之後,皇帝又下旨同時召鎮國公府的兩位少將軍回皇城。
這是與上輩子截然不同的發展,謝長安也不知道這樣的發展算好事還是壞事,戰場固然有危險,朝堂與皇城也是步步危機。
但不管怎樣,他都會守護好家裡每一個人。
“太子殿下心繫萬民,日後一定是一位明君賢主,你更應該尊他、敬他、愛戴他,切不可在他面前肆意妄為,知道嗎?!”被謝長安故意岔開的話題,又猝不及防的繞了回來。
謝長安:......
今天這個坎是過不去了是嗎?
第二天,照常上課。
按照葉景辰的要求,先生講《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這句千古名言的意思很明確,君王像船一樣,老百姓就像水一樣,水可以推動船讓它前進,也可以掀起驚濤巨浪將船淹沒。
但葉景辰覺得,這句話的前半句,同樣很有意思。
其實舟和水本身就足以體現君王與百姓相互依存的關係。
船,需要在水中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
船越大,吃水越深。
越深越寬闊的水面,才能承載越大的船隻。
水的深淺能體現船的價值,而老百姓的多與少,同樣能體現君王的價值。
一人,不能稱之為國。
人。
從。
眾。
水滴。
河流。
江海。
葉景辰在紙上寫下這九個字,交給秦風。
作為探花郎,秦風自然不是庸才,有這九個字,這堂課他自然知道該如何去講。
皇帝為葉景辰選的侍讀與講師,不是出身寒門,就是在朝中沒有任何根基,畢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全心全意教導太子,不至於讓他小小年紀就涉及黨派之爭。
秦風就是寒門學子。
他早就想給太子殿下以及諸位皇子公主講這一段,告訴他們治理國家要以民為本,要重視民心民意,唯有如此,國家才能興盛。
只不過,講這一段需要冒險。
若是皇子公主不認同他的理念,一狀告到皇帝那裡去,也許他的侍讀生涯與官場生涯就到了頭。
可他又不想含糊其辭。
他希望這些天潢貴胄能夠重視老百姓,能在意庶民的生死。
太子殿下的這九個字,等於是給了他一顆定心丸。
這一堂課,秦風盡他畢生所學,引經據典,給他的學生們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