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不急的。”葉景辰還是拉著謝長安的手不放。

集體活動怎麼能讓一個人先走呢?任何時候,都應該同進退才是!

更何況,他確實不只是來看熱鬧的。

以大淵如今的官場制度,在場的這些小崽子,很多人二三十年後會成為他的臣子,都說三歲看到老,他當然想先觀察觀察他們的品性。

“怎麼都圍著他們三個轉?他們是太子的伴讀,我們也都不差啊,能來這西山行宮的,誰還沒個顯赫的出身?不如我們比一比騎射蹴鞠投壺的本事,手底下見真章?!”葉景辰揚聲說。

圍著雲舒他們的人被他的話吸引,頓時都朝著他看過來。

“你們是哪家的,我這幾天怎麼沒在行宮看到過你們?”有個孩子看著葉景辰他們疑惑的問。

“這個提議倒是不錯,有人可敢與我們比試?”

瞬間就明白葉景辰想做什麼,不給眾人懷疑的時間和機會,吳擇明禮貌的問。

正如葉景辰所說,能來這西山行宮的,誰沒個顯赫的身世?僅憑太子伴讀這一層身份可壓不住別的孩子。

如果要比作文章的話,有顧北塵這個神童在,可能沒有人會自取其辱,但只是比騎射蹴鞠和投壺,在場的勳貴子弟誰肯輕易服輸?

“比試好!正好許久都沒跟你們一起玩了!”雲舒也跟著附和起鬨。

其實像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崽子,以前就算湊在一起玩,最多也不過玩一玩你追我趕或者捉迷藏的小遊戲,騎射蹴鞠投壺那是大孩子才玩的。

但既然有人提了,自然便誰也不肯認輸。

先比的是騎馬。

校場上準備了小馬駒,想要參加比賽的就可以自己去挑選小馬駒。

其實小馬駒並不適合用來比賽,它們膽子小,容易受到驚嚇,而孩子們也力氣有限,如果小馬駒受驚,他們很難控制韁繩。

想要比賽的孩子很多,為了安全和公平性考慮,比賽按照年齡分為三波。

第一波,十歲及其以上的孩子;第二波,七歲到九歲的孩子;第三波,七歲以下的孩子。

校場之上的孩子,善騎射的都在十五歲以下,因為十五歲以上的都去狩獵了。

第一組比賽加上吳擇明和顧北塵有九個人,站在起跑線上,剛好將跑道擠滿。

裁判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九匹小馬駒同時開跑。

賽道外,好幾個侍衛騎著高頭大馬跟隨,如果有意外,他們就得第一時間救人,畢竟這裡的孩子每一個都很金貴,哪怕磕破點皮,他們也得受罰。

圍觀的孩子們在一旁興奮的吶喊,為自己熟悉的人助陣,叫好聲跟唱衰聲不絕於耳。

葉景辰看著策馬奔跑的九個人,吳擇明和顧北塵在這些人裡面年紀不佔優勢,表現卻很亮眼,不慌不忙鎮定自若,分別跑在第二名和第三名,跟第一名只有一馬之隔。

但是第一名卻比他們兩個看著就大了好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