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整個大淵,但絕對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和熟悉的章程,葉景辰可不就是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嘛!

這世上的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才是傳承的真正意義所在。

翌日早朝,皇帝讓張順德宣讀了謝少陵的奏摺,他滿心以為,朝臣聽到這份奏摺的內容之後,定然會跟他一樣欣喜,到時候他再宣佈昨天與戶、工兩部尚書並工部侍郎商議出來的決定,定然會得到他們的擁護。

然而,他還沒聽到讚美聲,就先聽到了‘不妥!’、‘此事不可為!’這樣反對的聲音。

一個早朝,讓皇帝的好心情消失殆盡。

朝堂上,贊同的聲音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反對的聲音。

反對的聲音還都出奇一致,都說這個工程太消耗財力與人力,還收效甚微,得不償失!

而且,這樣龐大工程,只靠區區幾萬降兵肯定無法完成,到時候必定會徵召民工,加重民役,以始皇帝修築長城為例,定然會引得民怨沸騰,必生禍亂!

而且,大興土木還容易引起塌方、地陷這樣的無妄之災。

總之,整個早朝,皇帝聽到的盡是一些打擊他聲音。

打擊的他連罵人都沒勁罵了。

他萬萬想不到,讓他不能名留青史最大的阻礙,竟然就是他的這些臣子。

早朝完了,他們還不肯放過他,還要追到崇政殿。

這一次,就連他信任有加的刑部尚書也反對他的計劃。

“陛下的初心可能確實是為了老百姓好,為了能讓他們在天災面前有自救的能力,可是陛下的命令一步步傳達下去之後,難保下面的官員為了能儘快完成任務,做出政績,而去逼迫老百姓服民役,甚至為了這些而本末倒置,荒廢田地!”

這番擔憂也不無道理,但是僅憑這些理由,還動搖不了皇帝的決心。

更何況,他一開始也並沒有打算在九州同時進行,只打算先在冀州郡實施這個計劃,而且也沒說要讓普通老百姓服民役,他們都在擔心些什麼?

至於財力物力的支撐,姜家收繳上來的財富也夠支撐幾年,萬一不夠,這不是還有王家顧家甚至姬家?

大淵大大小小的世家那麼多,他能收拾姜家,自然也能收拾別家!

只要他們不安分,他就挨個收拾,一個也不放過!

世家收拾完了,還有勳貴。

大淵立國一百多年,皇城裡的有些勳貴不知道暗地裡收斂了多少財富,真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朝堂之上,反對聲音最大的,也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