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一愣,這個可是個牛人啊……

不過接下來黃承彥和龐統也沒有再講起黃漢升的事情,讓斐潛也不好問,畢竟自己確實不認識,冒冒失失就問有點奇怪,而若是說謊的話,被戳破了就更不好了,所以也只能是等下次有機會再瞭解……

黃承彥將一根箭的箭頭從杆身上拔了下來,遞給了斐潛看,說道:“箭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叫箭刃,一個是箭鋌……”

箭刃自然是扎人用的那個三角形尖尖開刃的那個部分,而箭鋌斐潛真是第一次見到。

按照黃承彥所說,這個箭鋌是用於插入杆身之用,並且必須細而堅硬,箭鋌的長度必須比箭頭的長度還要長,若是短小被抽查到了,就要被治於“失制”之罪……

箭頭還不是最講究的部分,也不是最麻煩的,畢竟箭頭就是用鐵水灌模,成批次製作打磨,雖然說要求高,但是工序並不是太多。

箭最重要的工序就是箭桿的製作。

做箭桿的用料是春之木。

不是說有一種樹名為春,而是說要在春季砍伐的為好,秋季的容易裂,並且是要砍位於山的陰面之樹。

不過反正材料這些是由伊籍提供,所以木質這一塊倒也不用擔心……

箭桿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必須直!

但是木材往往不一定都是直的,若是不管木紋方向,直接裁切做出的箭桿就容易斷,是下品,好的箭桿一定要整根都是順著木紋來的。

所以若是彎曲的木紋,就要依靠人工先行火烤,然後再拉直矯正,很費功夫。

另外箭桿拋光也是主要佔據工時的一個部分,稱之為“拉桿”,就是用特製的刀具,將原本方形的箭桿拋光成圓形,而且要分成兩次,一次粗拋光,一次細拋光,兩次之間必須間隔一天讓木材適應才不會變形……

還有一點就是在箭桿加工的時候,要求每一根箭桿重量基本相符,否則上一根箭重得要死,下一根箭又輕飄飄的,弓手不罵娘才怪……

聽了黃承彥的解釋,斐潛才知道為何之前黃承彥說來的巧了,這要是沒有大量熟練的工匠,要做出符合標準的箭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說軍中定製的普通箭,不需要太多精緻的東西,但是畢竟是手工活太多了啊,消耗的時間多……

而且這玩意又是消耗品,雖然有回收的,但是也是容易損壞……怪不得動則都是以萬計算,斐潛印象中諸葛草船借箭就一次性偷了多少來著?

那還是扎到船上的,沒扎中的掉到水裡的更多……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簡化一下的啊……

弓箭製作很費時間,所以弓手都是有條件才養得起的,大多數時候雜兵就分一根木棍,能帶有槍頭就很了不起了……箭雨覆蓋打擊爽是非常爽,但是需要的前提條件太多了,不是嘴上說一句令一萬弓兵齊射xx區域就完事的……作者菌求推薦票求收藏……

<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