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厭世,為幸多矣!”

“……一派胡言!”劉協雖然心中知道董卓對於漢靈帝的評價大多是非常的準確,但是畢竟是自己的父親,所以還是咬著牙大聲的駁斥董卓。

“哼!”董卓冷哼一聲,不以為意,繼續說道,“今日朝堂之上,三公懦弱無為,百官緘口不言,得享漢祿,卻呈私心,凌家族駕於國事之上,欺百姓於鄉野之間!此等即為汝父委以重任之臣!”

“……”劉協默然無語,今日朝堂之上的情形仍然歷歷在目,尤其是太傅袁隗像一個木頭人一樣從頭至尾不發一言的情形讓他失望之極……

“逞私慾罔社稷,此為不忠;讀詩書失倫理,此為不智;行怯弱保自軀,此為不勇;百姓喪而不問,此為不義!”董卓繼續說道,“此乃汝父遴選,得享厚祿之漢室三公也!哈哈哈,光武若有知,當喜借吾之手,屠盡雞豚狗彘之輩也!”

“荒謬!荒謬之極!……汝……汝也得享漢祿!也是先皇封汝為將軍、刺史!汝又如何說法?!”劉協被董卓一番說辭講的憤怒起來,也顧不得害怕,大聲的衝著董卓喊道。

董卓一把扯開了身上的袍服,露出縱橫交錯,傷痕累累的身軀,昂然道:“漢家之恩,吾已盡報之!桓帝末年吾始從軍,殺鮮卑,討羌胡,鎮黃巾,歷經廿載,戰陣百餘,幾至死地而無生,然有功績不得賞,唯賄中侍得擢升,若汝父清明政治,三公忠賢,焉有吾擅權之機耶?”

劉協看到董卓身上各種創傷,血紅青紫,如同蜈蚣一般可怖,嚇得不由得倒退了半步,但是旋即又咬著牙站了回來,對著董卓斥責道:“汝逼死母后,害吾皇兄,擅殺大臣,屠戮鄉野……汝何有忠義仁勇可言?!”

董卓聞言仰頭哈哈大笑,似乎是聽到了極其可笑的言語一般,笑夠了,才緩緩的將腰間的長劍拔出,緩緩的向劉協斬來,長劍上的寒光映得劉協的臉色都有些發白……

劉協雖然心中害怕,但是仍然不願意在董卓面前再次露怯,硬著頭皮盯著董卓,雖然身上有些發抖,腳下卻堅持著一動不動。

董卓長劍掠過劉協,砍在了香案之上,“……吾原乃漢家一刀劍爾!刀劍有何忠義仁勇可言?又需忠義仁勇何用?啊哈哈哈……”言罷,竟然也不拔長劍,就那樣將長劍留在了香案之上,大笑著轉身離開了大殿。

劉協默然良久,隨後走到了長劍之前,奮力的將長劍從香案之上拔起,緊緊的抓在手中,高高的舉起,發出了一聲宛如傷痛之極的嚎叫……

漢獻帝史載,曾經與曹操有過沖突,導致曹操汗流浹背,而當時的曹操勢力比董卓盛時還要龐大……所以,其實在這個時代,王權還是異常深入人心……曹操如此……董卓其實也應如是……

<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