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說道:“敢問糧價幾何?”雖然有些疑惑,但是隻要是有人收也可以,反正糧草賣給誰都不是一樣的賣麼?

中年人從桌子上翻出了一塊木牌,指著上面標示的價格,讓領隊自己看。

“每大石粱650錢!黍才500錢!麥390錢!粟420錢!汝戲耍吾焉!”領隊越看越怒,這個價錢就只是比河東現在的市價多了那麼一點點,多出來的就剛好差不多是車馬的運費……

司隸糧價就沒有低於千錢的,自己辛辛苦苦從河東收集糧草而來,難道就是為了賺一個車馬費?

領隊大怒,拂袖而去,此處不糴,難道司隸處處都不收糧了?

草棚之內的中年人,依舊是笑眯眯沒有說話,看著領隊一怒離去,也沒有勸阻。

從陝津要往陝縣,要經過一個天然山體所形成的喇叭形谷口,所有商隊都需要經過這個谷口才能抵達司隸,同樣也有兵士在維護次序,所以雖然各家的車隊都積壓在路口,但是並不會太過雜亂,而是按照次序陸續透過。

領隊也帶著車隊在排隊等候。

“你是新來的?”忽然旁邊一個商隊裡有一位老者說道。

“啊?為何都如此說法?”領隊很奇怪,難道我的臉上寫了新來兩字麼?怎麼都問我這個問題?

老者笑了笑,然後指了指在自己車隊之前懸掛的一根三角形的小旗幟,說道:“你沒有這個旗幟是出不去的……”

領隊環顧,這才發現四周排隊的商戶車隊上,基本上都有那麼一根小旗幟,在小旗幟上還有寫著“乙亥”、“丁丑”等等的字眼,像是編號。

“請教老丈,此旗如何取得?”

老者指了指後面的市場,說道:“於此時買賣,均有文書,然後憑文書至營口處草棚領取,過谷之時上繳方可通行。”

“老丈,敢問你這是採買的何物?”

“呵呵,自然是糧草。”現在在司隸,沒有比糧草更吃香的商品了。

領隊眼珠轉了轉,既然自己沒有旗幟,沒有辦法出去,那麼是不是可以——

“在下車馬之中也是糧草,若是老丈有意……”

沒等領隊說完,老者勃然怒道:“過所之物若與文書不符,輕者沒,重者斬!我好意提醒與你,你為何要來害我?哼!”說完便一甩袖子走開了。

領隊呆了半響,又扭頭看看眼前的喇叭口的谷口,感覺自己就像是掉入了陷阱的兔子……

說一個有意思的細節:

演義二十三回,曹老闆在禰衡面前誇自己的文臣武將,說“張遼、許褚、李典等皆萬人之敵……”巴拉巴拉等等

然後就被禰衡開大招嘲諷了……

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二十一回時白門樓張遼才投降曹操,為什麼曹老闆會第一個說的是張遼呢?難道是在曹老闆心目當中這個新來的張文遠是排在老哥們許褚和心腹李典之前?

原因是此時“止有張遼在側”……

反正就是這樣,至於怎麼解讀,就看各位大大了……

<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