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5月20日,國際時空科技峰會
紐約 javits 會展中心
葉天涯站在演講臺上,西裝內袋的機械鳥羽毛輕輕蹭著掌心。全息投影展開,星圖在他身後旋轉,獵戶座腰帶的三顆星連成弧線,末端拖著葉亞當三歲時畫的歪扭流星。
“時空摺疊的關鍵,”他點選鐳射筆,星圖突然碎裂成千萬光點,“不是計算引力透鏡,而是找到讓時空願意為你彎曲的理由。”
臺下響起竊竊私語。有人舉手提問:“葉教授,您的靈感究竟來自哪裡?”
鎂光燈在他眼鏡片上投出光斑,他摸到羽毛上的奶漬痕跡——那是2011年葉亞當抓握時留下的。“來自一個夢,”他的聲音帶著咖啡烘焙的溫暖,“夢裡有溫熱的咖啡、縫到凌晨的婚紗,還有嬰兒第一次啼哭時,時空裂開的細縫。”
閃回:2025年實驗室
葉亞當的蠟筆畫被掃描進量子計算機,ai自動將幼稚的線條轉化為時空曲率圖。“爺爺看!”孩子指著螢幕上的流星,“這是飛船去見愛的人的路。”
葉天涯突然明白,為何所有精密計算都比不上這張畫的準確率——因為童真本身,就是最純粹的時空導航。
現實:峰會現場
掌聲中,他看見觀眾席後排的羅金鳳正在朝他揮手,耳墜銀光與2025年實驗室的演算法資料流同頻。她手裡抱著襁褓中的孫女,嬰兒床頭掛著用“牢籠”零件改造成的風鈴。
與此同時,上海愚園路烘焙教室
羅金鳳將麵糰放進烤箱,學生們盯著顯示屏上跳動的“最佳烘焙時間演算法”。當溫度跳到180c時,有人驚呼:“這和我奶奶的老式烤箱刻度一樣!”
“因為最好的時間演算法,”她用沾著麵粉的手指劃過螢幕,“藏在媽媽的嘮叨裡,愛人的等待裡,還有孩子的啼哭裡。”
閃回:2010年廚房
她對著蒸汽氤氳的玻璃窗打字,回覆粉絲的失戀諮詢。烤箱裡的司康餅發出“咔嗒”聲,那是定時器與她編寫的情感演算法產生共振。麵糰上的指紋逐漸清晰,成為未來“金鳳姐姐”微博的登入密碼。
現實:烘焙教室
烤箱燈亮起時,羅金鳳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藍月亮洗衣液香。那是2025年實驗室的奈米清潔分子,此刻正隨著麵包香氣擴散,成為跨時空的嗅覺信標。
“還記得我教過的嗎?”她舉起剛出爐的麵包,熱氣在她眼角的笑紋裡凝成白霧,“55c的咖啡是相遇,35c的擁抱是陪伴,37c的心跳——”
“是家的溫度!”學生們異口同聲。這句話被教室的拾音器記錄,轉化為量子聲波,穿過時空安全區的裂隙,輕輕落在2010年某個加班晚歸的程式設計師耳邊。
深夜,葉雲天的書房
舊物箱的銅鎖發出“咔嗒”聲,他掀開箱蓋,看見“李道明”工牌躺在最上層。照片裡的年輕人穿著2013年婚禮同款西裝,領帶打法與父親教的分毫不差。
“原來你早就知道。”他對著鏡子舉起工牌,鏡面突然泛起量子漣漪,2025年實驗室的白大褂與此刻的家居服重疊,髮梢的白髮與照片裡的黑髮形成莫比烏斯環。
閃回:2025年時空隧道
穿越中的葉雲天看見無數個自己:2010年熬夜寫程式碼的創業者、2013年在婚禮上緊張的新郎、2030年此刻對著鏡子微笑的父親。每個“他”的後頸都泛著胎記的微光,像一串時空珍珠。
“你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時空的風聲裡傳來母親的聲音,“更是連線所有愛的齒輪。”
現實:書房窗臺
機械鳥突然開口,這次唸的不是唐詩,而是孫女的牙牙學語。葉